-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內囊后肢梗塞的臨床表現
- 內囊后肢梗塞的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范存剛 主任醫師

內囊后肢在解剖上是很多重要的運動和感覺傳導通路經過的部位,內囊后肢一旦形成梗死,雖然有時梗死范圍并不是很大,患者也可能會出現非常明顯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梗死灶對側出現不同程度的面部和肢體的運動以及感覺障礙。輕微的患者可能主要表現為面部、肢體的麻木,而不會出現明顯的運動障礙。較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出現運動障礙,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肌力下降,也可以表現為進行性加重的肌力下降,甚至肢體完全癱瘓的狀態。由于內囊后肢的解剖結構非常重要,是眾多神經傳導通路必經的部位,一旦發生梗死,后果較為嚴重。對于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礎疾病的患者,應該加強預防性的治療,患者需嚴格遵醫囑進行治療,以免基礎疾病造成腦血管的病變,進而形成腦梗死。如果患者存在基礎疾病,一旦出現上述癥狀時,則應及時到醫院就診。因為在梗塞形成初期的幾個小時之內可以通過介入溶栓、靜脈溶栓、介入取栓的方法進行有效的治療。如果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患者的神經功能障礙則難以有效恢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