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撕脫性骨折
- 什么是撕脫性骨折
-
參與醫生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 陳建海 主任醫師

撕脫性骨折是指肌腱或者韌帶在骨頭上的附著點受到暴力牽扯時,肌腱或者韌帶帶著一小塊骨頭從正常的骨質上分離,也是骨折,但是是一種特殊類型的撕脫性骨折。這種骨折往往發生在關節周圍,一般是肌腱或者韌帶與骨質塊一起發生移位,常見的比如崴傷腳時,腳外踝的腓骨間容易出現撕脫性骨折。另外,在腳部第五跖骨的基底部位,由于有肌腱的附著,在崴腳時也容易出現撕脫,導致骨折發生。其他部位常見的,比如膝關節內的前交叉或者是后交叉韌帶的止點,往往也是在受到比較大的暴力時,沒有發生韌帶的斷裂,而是韌帶撕下一塊骨頭。從X線片上可以看到,對于這種撕脫骨折,如果有明顯移位,應該進行手術復位和內固定治療。這樣能夠恢復韌帶正常的張力,對肌腱的功能恢復以后更有保證,否則會導致韌帶松弛,韌帶的功能也會不完全。肩部的撕脫骨折也比較常見,比如大結節的撕脫骨折,撕脫骨塊如果移位超過3mm,就應該通過手術進行復位。否則骨塊卡在肩峰下和肱骨頭之間,會影響肩關節的功能。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