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肺小結節是怎么造成的
- 肺小結節是怎么造成的
-
參與醫生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 宋志芳 主任醫師

肺小結節通常指通過胸片或CT檢查,發現肺部有≤1cm大小的結節病灶。肺小結節形成的機制因病因不同而有不同,具體如下:1、感染性因素:感染性的肺小結節形成機制中,大部分是由于各種病原體、呼吸道或血型感染所致,如結核、普通細菌感染、真菌感染等。常見的真菌感染包括隱球菌感染、曲霉菌感染,均可導致肺部多發或孤立的肺小結節;2、非感染性因素:非感染性的肺小結節形成機制中,比較常見的包括各種不同類型的支氣管肺癌,導致肺部孤立或多發結節出現。也可見于其他部位腫瘤轉移到肺上,從而出現散在、多發的肺小結節。無論是支氣管肺癌,還是其他部位癌癥,如血行、淋巴轉移導致的肺小結節,其形成機制均比較復雜,包括環境因素、心理因素、基因突變因素以及飲食因素等,均可導致不同類型的支氣管肺癌形成以及發生、發展;3、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自身免疫系統疾病導致的多發的、孤立的肺小結節的形成機制更加復雜,多半和免疫系統、免疫反應導致的局部病理改變有關,尤其是增殖改變為主,因此出現相應的不同大小或者多發的、孤立的肺小結節;4、陳舊病灶:以往疾病留下來的痕跡,也就是陳舊病灶,也可以導致肺小結節。形成的原因是在疾病修復過程中,以不同的增殖形式形成的肺小結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