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瘡性腎炎分類
-
參與醫生
浙江省立同德醫院 張仙珍 副主任醫師

狼瘡性腎炎指狼瘡累及到腎臟引起的病變,病理分類主要指狼瘡腎炎病理的分類,一般通過腎臟穿刺結果,免疫熒光和電鏡檢查得出分類結果,現在沿用基本是2003年國際腎臟病學會和國際病理學學會的分類標準,主要是分為六型,具體如下:
1、Ⅰ型指輕微系膜性狼瘡腎炎:光鏡下沒有明顯改變,但是在免疫熒光下可以看到在系膜區免疫復合物的沉積;
2、Ⅱ型是系膜增生性狼瘡腎炎:相對較重,可以看到在系膜區免疫復合物的沉積,同時可以看到在系膜區的系膜細胞增生、系膜基質增生;
3、Ⅲ型是局灶增生性狼瘡腎炎:腎小球內皮細胞的增生,同時伴有在內皮下的免疫復合物沉積,但是范圍小于50%的腎小球;
4、Ⅳ型是彌漫增生性狼瘡腎炎:主要是大于50%的腎小球受累,同時伴有內皮細胞的增生,以及免疫復合物在內皮下沉積;
5、Ⅴ型指膜性狼瘡腎炎:系膜以及內皮細胞增生,可以不明顯,但主要還是腎小球毛細血管袢、基底膜增厚的表現,同時可以看到免疫復合物在上皮下沉積;
6、Ⅵ型指硬化性狼瘡腎炎:主要是體現大于90%的腎小球進行性硬化,沒有明顯的增生性改變。
臨床上通過狼瘡的分類標準進行狼瘡治療方案的制定,一般Ⅰ型、Ⅱ型患者預后較好,不一定要用大劑量的激素、免疫抑制劑;Ⅲ型、Ⅳ型多數患者需要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劑;Ⅴ型多數也會用到激素和免疫抑制劑,但是在免疫制劑選擇上,會對膜性腎病多加考慮;Ⅵ型基本是慢性腎衰竭,因此主要是腎臟替代治療,比如血透、腹透,因此臨床上根據分類標準指標指導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