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什么是小兒缺鐵性貧血
- 什么是小兒缺鐵性貧血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 劉莉 主任醫師

小兒缺鐵性貧血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一種貧血。其發生的根本病因是體內鐵缺乏,致使血紅蛋白合成減少而發生的一種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任何年齡均可發病,常見于6個月至3歲小兒,以6個月至2歲最多見。根據血紅蛋白降低的程度可分三級,輕度貧血:90-110g/L,中度貧血:60-90g/L,重度貧血:<60g/L。
小兒缺鐵性貧血的病因主要包括:儲鐵不足,早產、雙胎或多胎、胎兒失血、臍帶結扎過早等因素都可使胎兒體內儲鐵減少;鐵攝入量不足,這是小兒缺鐵性貧血發生的主要原因;生長發育因素;鐵的吸收障礙食物搭配不合理可影響鐵的吸收,慢性腹瀉時不僅鐵的吸收不良,而且鐵的排泄也增加;急慢性感染時患兒食欲減退、鐵吸收不良也可導致缺鐵;鐵的丟失過多,慢性失血是缺鐵性貧血重要原因。
臨床上除可出現貧血外,還可因缺鐵而降低許多含鐵酶的生物活性,進而影響細胞代謝功能,使機體出現消化道功能紊亂、循環功能障礙、免疫功能低下、精神神經癥狀以及皮膚黏膜病變等一系列非血液系統的表現。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