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鵝口瘡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口腔醫院 孫正 主任醫師

鵝口瘡又稱急性偽膜型念珠菌病,是念珠菌感染;鵝口瘡其性狀雖與口腔滯留奶塊相似,但用溫開水或棉簽輕拭,即可移動、除去奶塊。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黏膜潮紅、粗糙。鵝口瘡發生于任何年齡的人,但以嬰幼兒最多見,好發部位有頰、舌、軟腭及口唇部,損害區黏膜充血、有大量散在的似白雪樣、針尖大小的柔軟小斑點,不久即相互融合為白色班片,并不斷擴大蔓延到咽部、扁桃體、牙齦等。病變累及食道、氣管、支氣管、肺泡時,會出現吞咽困難、惡心嘔吐、咳嗽、呼吸困難、聲音嘶啞等癥狀。
鵝口瘡主要發生于長期腹瀉、營養不良、長期或反復使用廣譜抗生素的嬰幼兒,也可經消毒不嚴被污染的食具如奶瓶、奶頭感染而得病。鵝口瘡表現為口腔粘膜附著一片片白色乳凝狀物,可見于頰粘膜、舌面及上腭等處,成人鵝口瘡,常見于長期應用免疫抑制劑或是艾滋病的患者。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