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經常四肢發麻怎么回事
- 經常四肢發麻怎么回事
-
參與醫生

四肢發麻常見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幾種:1、頸椎病:即頸椎退行性改變,壓迫外周的血管、神經、脊髓,所出現的病癥。如果壓迫中樞神經這樣的脊髓,同時合并外周神經損傷,即混合性頸椎病,這時會出現雙上肢的麻木,同時伴有下肢的麻木、無力、行走不穩等情況;2、內分泌代謝性疾病:比如糖尿病,可以引起外周末梢神經的缺血、缺氧、微循環障礙,這時患者也會出現四肢發麻的異常情況。或者患者出現甲狀腺功能減退、周圍的代謝異常,也會出現四肢的麻木、伴有腫脹;3、心腦血管疾病:因為心臟和腦血管出現病變,也會出現外周供應不足,或者相應的神經營養障礙,而誘發四肢麻木;4、四肢結締組織病:包括外周的皮膚、皮下組織、筋膜、肌腱、韌帶等,這些病變也可以刺激外周的末梢神經,導致四肢麻木的癥狀;5、關節勞損:部分患者與長期的勞累和勞損,造成的手腳或者四肢的關節損傷有關。在早期時,癥狀不是疼痛而是麻木,這時要提高警惕,到醫院進一步檢查;6、長時間姿勢固定:如果正常人有時長時間處于站立、下蹲,或者固定的坐姿時間較久,沒有及時起來活動、休息。這種情況下也會出現局部的勞損,從而誘發代謝異常、血液供應不足,這時也會出現四肢的麻木;7、其他:部分患者是營養障礙、營養不良,缺乏有效的營養供應,四肢處于缺血、缺氧狀態,也會誘發麻木。如果是外周神經出現無菌性炎癥改變,或者病毒感染,這種情況也會導致四肢的發麻,較常見于格林-巴利綜合征,這種疾病會出現肢體末端的麻木。所以造成四肢發麻的原因較多,需要根據患者的病情,具體分析,才能找到具體的原因。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