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直腸癌術后腸瘺的處理
- 直腸癌術后腸瘺的處理
-
參與醫生
中國科學院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錢俊 副主任醫師

直腸癌術后腸瘺處理是一個世界性的問題。針對直腸癌術后的腸瘺,以往常采取休克療法、休息療法。直腸癌患者一旦診斷為腸瘺,應立即禁食,并滴注生長抑素,使胃腸道進行休息。但副作用明顯,包括導致患者該腸段發生狹窄,而吻合口狹窄則會造成患者肛門排便功能異常。
目前臨床對腸瘺的處理主要在于預防,當醫生認為患者手術以后可能發生腸瘺時,會先在回腸處進行造口,即西方人所說的轉流。轉流后的3個月,患者的大便將從腹壁的造口排出,便于吻合口進行生長。 3個月以后,吻合口基本已經痊愈,這時通過小手術將造口進行回納,從而保持患者的肛門功能,同時大大降低了直腸癌術后直腸前切除綜合征的發生率,大多患者術后大便基本上能夠控制在1-2次/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