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原體是什么
-
參與醫生
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 王海彤 主任醫師

支原體是一類無細胞壁,高度多形性,能通過濾菌器,可用人工培養基培養繁殖的最小原核細胞型微生物,大小在0.1-0.3μm,由于能形成絲狀與分支形狀,所以稱為支原體。
支原體是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的微生物,能獨立生活,自然界里種類繁多,分布廣泛,造成危害相當大,涉及人、動物、植物和昆蟲多個領域,都會有支原體造成的危害。支原體多數不致病,對人致病的支原體主要包括肺炎支原體、解脲支原體、人型支原體、生殖器支原體。
致病支原體中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肺炎,人型支原體、解脲支原體和生殖器支原體主要引起泌尿生殖道的感染。肺炎支原體能夠引起支原體肺炎又稱為原發性非典型性的肺炎,傳染源是患者或者帶菌者,通過咳嗽、飛沫經呼吸道傳播。
患者可出現的癥狀是頭痛、發熱、胸痛、淋巴結腫大,還可引起喉炎、鼻炎、中耳炎、氣管炎和支氣管炎。解脲支原體主要寄居于人體的泌尿生殖道,其中解脲脲原體屬于解脲支原體的一種,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是性傳播疾病的重要病原體之一。
不僅可引起陰道、宮頸等生殖器的感染,與流產、不育及胎兒宮內發育遲緩有密切的關系。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