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應該如何治療
-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應該如何治療
-
參與醫生
山西省人民醫院 李紅霞 主任醫師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應該如何治療,是否選用抗生素,選用哪種抗生素,選用三聯或四聯等問題都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因為幽門螺桿菌的感染率比較高,已經達到50%-70%。這部分人群里有相當一部分是高齡人群,根據年齡來說,75歲以上的可能不作為根除的對象,因為這類人群由一個普通的疾病發展到胃癌的相對獲益度不是特別大。
另外要看目前的疾病狀態,如果是胃癌、消化性潰瘍、萎縮性胃炎、腸化、MALT淋巴瘤、胃癌術后、胃食管反流等需要長期用PPI,以及頑固性缺鐵性貧血且反復治療不成功,此類患者可能需要做根除治療。
如果患者反復根除幽門螺桿菌不成功,也沒有必要根除,可以讓患者休息一段時間,讓幽門螺桿菌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或者這期間加一些益生菌,用以菌治菌的模式。另外,部分反復根除不成功的患者可能需要做體外培養、藥敏檢測,或者測CYP2C19的基因狀態來明確PPI是快代謝或慢代謝,從而在下一次選藥的過程中明確PPI是否需要加量。因為有些研究發現提高PPI的藥物劑量后,Hp的根除率也會相應地提高。所以Hp感染以后的治療需要辨證的看待,要分析既往的用藥狀況、現在的疾病狀態、年齡、依從性以及藥物過敏史來共同地辨證地去選擇藥物。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