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中醫感冒分類及癥狀
- 中醫感冒分類及癥狀
-
參與醫生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中醫醫院 劉薇 主任醫師

西醫治感冒,通常予以抗病毒藥物治療。但中醫治療感冒的證型較多,可以夾雜不同的病邪,比如常見有風寒感冒、風熱感冒、暑濕感冒。還有熱傷風、寒包火等,另外,風燥病邪侵犯人體時,也會有一定的感冒癥狀,但比較少見,常見證型及癥狀如下:1、風寒感冒:主要表現為惡寒無汗、全身酸痛、頭項肩痛、鼻塞、打噴嚏、流鼻涕等一系列寒邪束表癥狀,可用荊防敗毒飲治療,中成藥可用感冒沖劑、正柴胡飲等藥物治療;2、風熱感冒:風熱外感時,病邪從口鼻而入,會出現鼻干、嗓子疼、流黃鼻涕、流鼻血、咳嗽有黃痰、畏風、身體困倦等癥狀。風熱外感時以清熱和辛涼解表為主,可用銀翹散和桑菊飲治療。如果以嗓子痛為主,常用銀翹散治療。如果以干咳或黃痰為主,常用桑菊飲治療;3、暑濕感冒:暑濕外感時,通常會出現頭重如裹、惡心、全身乏力、困倦、頭昏沉等癥狀,可能會導致無法正常工作,此時可用新加香薷飲治療;4、氣虛感冒:主要表現為平常少氣懶言、面色蒼白、自汗等,可用參蘇飲治療;5、陰虛感冒:陰虛外感時,可能更多體現為少津液,如皮膚干燥、口干、干咳無痰、鼻咽干燥。同時也會伴心煩熱、潮熱等癥狀,通常用加減葳蕤湯治療。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