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心臟造影檢查是怎么做的
- 心臟造影檢查是怎么做的
-
參與醫生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 周恒 副主任醫師

心臟造影檢查是微創的介入手術檢查,具體做法是在外周血管,通常是右手的橈動脈進行穿刺,將導管送入外周動脈中,沿著外周動脈一直向內走行,直到送入主動脈根部,再通過冠狀動脈竇進入到冠狀動脈,對冠狀動脈注射造影劑,即可通過造影劑的顯影,顯示冠狀動脈的形態結構。在造影的過程中,患者需變換不同的體位,因為在X線下,冠狀動脈通過造影劑的顯影是二維平面,而通過變換體位,可以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冠狀動脈造影劑填充的情況,得到相對立體的判斷,明確冠狀動脈是否存在狹窄,以及狹窄的部位和程度等。造影檢查結束后,需要對穿刺的動脈加壓包扎,進行壓迫止血。因為動脈壓力相對比較高,必須進行壓力比較大的腕帶壓迫止血,通常在6個小時以后,基本不會再出現滲血的情況,可以取掉壓迫的手環。患者在術后12個小時以內,應盡量避免活動術側肢體,在12個小時以后,基本活動不受限制。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