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被“健康”的電子煙
- 被“健康”的電子煙
-
參與醫生
有來醫生健康科普平臺 有來醫生 主任醫師

隨著全國各地控煙條例的推行,公共場合禁止吸煙已經成為老百姓的共識。然而,不少人開始在公共場合吸電子煙,甚至在飛機、高鐵里肆無忌憚地吸;線上、線下鋪天蓋地的電子煙廣告宣稱電子煙能減害、幫助戒煙;不少青少年開始把電子煙當潮流的玩具,從而踏上吸煙的道路……
在2019年“雙十一”前夕的11月1日,電子煙突遇“涼涼”。國家煙草專賣局、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外發布《關于進一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電子煙侵害的通告》,敦促電子煙品牌關閉互聯網銷售渠道、撤回互聯網廣告,并且敦促電商平臺及時關閉電子煙店鋪、將產品及時下架。隨后幾天,京東、淘寶、天貓、閑魚、拼多多等電商平臺陸續屏蔽了“電子煙”關鍵詞。
電子煙最早誕生于中國。2003年,出于對自己的健康考慮,藥劑師韓力發明了電子煙。從此幾年間,一款名為“如煙”的產物迅速風靡大江南北。
近年來,電子煙成為消費新風口,隨著資本的大量涌入,缺乏監管的電子煙一度處于野蠻生長的狀態。針對電子煙的種種亂象與誤區,有來醫生采訪了北京控煙協會張建樞、世界衛生組織駐華代表處技術官員孫佳妮、中國控制吸煙協會公益法律專業委員會等權威專家,拍攝制作了醫學科普紀錄片《“被健康”的電子煙》,揭開電子煙的謊言。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