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頸椎病引起高血壓的表現
- 頸椎病引起高血壓的表現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紀泉 主任醫師

頸椎病引起高血壓主要是因為頸椎病發生退變,使椎間隙不穩,造成骨質增生和韌帶肥厚,從而壓迫周圍的神經、脊髓或者血管,使產生頸背部疼痛、手部的麻木、走路不穩、精細動作不協調等表現。頸椎病也可以刺激椎動脈,出現頭暈、心慌、多汗以及交感神經受刺激的癥狀。頸椎病引起高血壓有明確的病因,不同于原發性高血壓。當頸椎病引起明顯的疼痛或者不適時,容易影響睡眠質量,高血壓也隨之產生,因為激素水平發生改變,導致情緒改變,所以這種高血壓一般隨著頸椎病的治療能夠得到改善。在頸椎屈伸活動時,容易刺激神經和血管尤其是交感神經,可能造成患者出現高血壓。對于這種情況應該積極治療原發病,適當休息并減少頸椎的使用,避免長時間地伏案工作、屈頸不良,避免低頭看手機、用電腦等。此外,也可以通過熱敷、理療緩解頸椎肌肉的痙攣,使頸椎曲度變得更好,可以通過功能訓練,如抗阻訓練、小燕飛鍛煉,增加頸椎肌肉的強度,使頸椎更加穩定,減緩頸椎病的發展,有利于頸椎病所引起的高血壓的治療。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物,可幫助緩解頸椎疼痛、改善睡眠、情緒,有助于控制血壓。一般頸椎病癥狀緩解之后,高血壓也會逐漸緩解,所以通過綜合治療非常重要。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