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腳踝骨折肌肉萎縮怎樣恢復
- 腳踝骨折肌肉萎縮怎樣恢復
-
參與醫生
北京醫院 紀泉 主任醫師

腳踝骨折后肌肉萎縮要通過功能鍛煉方法,同時加強局部活動,才能使萎縮的肌肉逐漸恢復體積、肌力,更好的維持關節穩定性。下肢足踝部的骨折很容易出現肌肉萎縮,這是由于在骨折后負重活動過少的原因所造成,廢用性萎縮是主要原因,應該在保持骨折斷端穩定的情況下,早期進行功能鍛煉。一般在3周左右的時間容易出現肌肉萎縮,所以在骨折后前3周應該進行功能鍛煉,避免出現肌肉無力和肌纖維變細,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1、踝關節的背伸或直曲運動,既可以保持關節活動度,也可以避免踝關節周圍肌肉萎縮,尤其是腓腸肌以及大腿股四頭肌的萎縮;2、空蹬自行車或者直腿抬高訓練,可以有效增加肌肉力量,避免雙下肢肌肉出現萎縮;
3、應該在骨折1個月左右部分負重、下地活動,既可減少深靜脈血栓的形成,也有利于肌肉功能的恢復;4、活血化瘀、舒筋通絡的方法,如用理療的方法促進肌肉恢復,包括每天用溫水浸泡足踝關節,使腳踝骨折引起的肌肉萎縮得到更好的血供;5、一定要采取多種方法,主動和被動的功能鍛煉結合,才能使小腿與大腿的肌肉萎縮逐漸改善,從而更好的維持關節穩定性。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