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肺結核的臨床表現
- 肺結核的臨床表現
-
參與醫生
銀川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李萍 主任醫師

結核病患者的臨床表現如下:
1、咳嗽:結核病患者可出現咳嗽等呼吸系統癥狀,一般為輕咳,且常發生于夜間。患者咳嗽時無痰,或者伴有少量黏痰。于日間咳嗽時,患者應彎腰,或者將頭部轉向無人側,并使用手帕捂住口部,以盡量防止疾病傳播。如果患者的咳嗽加劇、痰量增多,或者出現大量黃色膿性痰,則應前往醫院就診,并注意氣道保暖,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攝入,保持口腔衛生,注意休息與睡眠;
2、咯血:為肺結核患者的常見癥狀,約1/3-1/2的肺結核患者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患者均應臥床休息,并進行制動,以減輕咯血癥狀。出現大咯血的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并且需要盡量將口腔,以及咽喉內的血咯出或吸出,以防血塊堵塞氣道而發生窒息。患者的家屬需要冷靜,不可慌張,可使患者處于臥位狀態,并將其平穩地送往醫院。患者咯血時,應暫停飲食,止血后可攝入易消化、溫涼無刺激性的食物。咯血期間患者需要保持大便通暢,必要時可給予少量的緩瀉劑;
3、胸痛:為肺結核的炎癥累及胸壁所致。患者的疼痛部位一般可出現固定的針刺樣痛,且可隨患者的咳嗽、呼吸加深,或者體位變動而加重。為緩解或減輕疼痛癥狀,患者可取患側向下臥位,以避免患側胸部的劇烈運動。對于咳嗽時胸痛加劇的患者,可給予鎮咳劑,或者鎮痛劑,并且可以于胸痛部位貼消炎止痛膏;
4、呼吸困難:一般情況下,結核病患者無呼吸困難等臨床表現,僅有廣泛的肺結核病變方可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困難的患者需要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必要時可接受氧療。患者應適當多飲水,以減輕干咳不止的呼吸道癥狀,而且需加強飲食營養,以補充體力消耗;
5、發熱:結核病患者可出現發熱等全身中毒癥狀,并且較為常見。發熱于下午或傍晚多見,第二日早晨,患者的體溫可降至正常。一般情況下,患者的體溫升高不太明顯,常<38℃,有時患者僅感到手足心熱。如果患者的體溫>38℃,或持續發熱,則患者應伴有合并癥、并發癥。結核病患者的家庭中應常備體溫表,以觀察患者的體溫情況,了解其病情變化。患者發熱時,需注意休息,并保持其皮膚、內衣的干燥、清潔,適量多飲水,以補充丟失的水分,提高蛋白質,以及高熱量、高維生素,且容易消化飲食的攝入;
6、盜汗:指患者于夜間睡眠時出汗,醒后出汗停止的現象。出汗部位多見于頸部、腋窩與陰部,好發于身體虛弱及重癥結核病患者。盜汗患者常伴有失眠,同時,患者亦可因盜汗而得不到較佳的休息,所以臨床上需要注意患者的精神調節,盡量保證患者的規律睡眠,且每日的睡眠時間為8-9小時。對失眠者應輔以晚睡前背部按摩、熱水泡腳等催眠治療,必要時,患者可使用鎮靜劑。盜汗后,患者應及時擦身、更衣,以避免受涼。盜汗患者應加強營養,以補充機體的消耗。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