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
手機看
分享
-
-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差異性發紺形成的原因
- 差異性發紺形成的原因
-
參與醫生
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 傅松齡 副主任醫師

差異性發紺一般由動脈導管未閉導致,臨床表現為頭頸、右上肢正常,左上肢可以正常,也可以出現輕微發青現象,而軀干、下肢出現發紺現象。動脈導管正常在胎兒時期應該自然存在,生下來后大部分自動閉合,如果不閉合則為動脈導管未閉。正常血流一般從主動脈往肺動脈流,肺血多后容易出現肺炎,但不表現為青紫。但隨著肺動脈高壓出現,后期會表現為青紫。
通差異性紫紺出現越早,代表病情越重。動脈導管越粗,差異性紫紺情況越重。因此,動脈導管未閉一般建議積極進行處理,現在處理方式非常成熟,可以微創封堵,也可外科開胸結扎。現在醫院還開展了機器人手術,創傷非常小。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