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感是“情商”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幽默感的孩子大多開朗活潑,因而往往更討老師的喜歡,人際關系也要比不具幽默感的孩子好得多。
美國許多父母在嬰兒剛剛出世才6周時便開始了他們獨特的“早期幽默感訓練”。一個典型的例子是:當父母故意抱著孩子作“下墜”動作時,一些孩子在體味下落感的同時,還會無師自通地意識到是大人在跟自己鬧著玩,小臉可能會漾起笑容。1周歲左右的孩子已對他人的臉部表情十分敏感。在他學步摔倒時,不妨沖她做個鬼臉以表示安撫——此時他往往會被你扮的鬼臉引得破涕為笑。
2周歲時的幼兒已能從身體或物品的不和諧性中發現幽默。3歲幼兒的智力已發展到能認識不和諧中潛藏的幽默感。當媽媽故意戴上爸爸粗大的男式手表時,孩子見了即會一邊搖頭一邊大笑不止。你還可以默許孩子裝模作樣戴上爺爺的大禮帽,手持拐杖,行步蹣跚,他會邊模仿邊大笑。4歲左右的幼兒特別喜歡“做家家”,或扮卡通人物。當你發現你的兒子與鄰家小女孩正在快活地扮演王子和公主角色,并演得十分投入時,你不僅不要阻攔,而且自己還可以客串進來扮演個壞蛋之類的小角色。
待孩子長到5歲至6歲時,便可能開始對語言中的幽默成分十分敏感。如,同音異義詞和雙關語的巧用,繞口令的學習,都能使他們感到趣味盎然。與此同時,你也應鼓勵孩子學習猜謎,甚至由孩子自己編一些簡單的文字謎語。7歲的孩子大多已上學。他們往往喜歡講笑話、聽笑話。如果此時大人們能作出引導,讓孩子們知道什么是粗俗、什么是幽默,那當然更是明智之舉。8歲以后的孩子已初具幽默感。父母應注意傾聽孩子回家后講述的有關學校生活的小笑話,并發出會心的歡笑。這也是一種父母對孩子的幽默感做出肯定的表示。
幽默的孩子往往比較快活、聰明,能夠輕松地完成學業,甚至擁有一個樂天、愉悅的人生。
出生伊始,嬰兒往往用哭聲來表達他對吃、睡眠和擁抱的需求,但這還不是一種社會交流,直到滿月以后,人生第一個微笑的出現才是傳達他們想要交流的訊息。
大約在四五個月的時候,寶寶無聲的微笑會變成發出聲音的咯咯大笑,在接下來的半年時間里,他們會逐漸理解幽默的含義。一個認同并支持幽默的家庭環境對培養孩子的幽默感是很重要的。這里我們將告訴你一些讓寶寶笑的竅門,以便你們更好地溝通。
起初的笑
寶寶的第一個笑容通常是對逗他的人(媽媽和爸爸)的回報。據邁阿密大學的教育心理學教授多雷士·伯根(Dris Bergen)說,父母的鬼臉、可笑的聲音會讓寶寶覺得有趣并興奮起來。當父母發出有趣的聲音,他們的情感電波會傳遞給孩子,孩子會因此感到安全和滿足,他會手舞足蹈地笑。
一段時間后,能夠令嬰兒咯咯大笑的是身體上的快樂:父母邊拍他的肚子,邊發出砸舌頭的聲音;搔他的腳底板;把他舉起來,輕輕地在空中拋。大約4個月的時候,孩子會因為他所看到和聽到的事物而微笑,當你夸張地瞪大眼睛,張大嘴巴,并發出“突、突”的聲音時,他會因為這種極其簡單的傻動作而咯咯大笑。
寶寶咯咯笑的時候意味著他正在享受,但此時他對幽默還沒有真正的意識,在接下來的6個月中他會逐漸形成對幽默的辨認能力。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