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告訴那些有聽話、乖孩子的家長,不要高興得太早,除非他希望孩子一輩子都作一個唯唯諾諾的人,只能跟著人家走。相信每一個作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有責任感,能獨立思考,能獨立自主。這就必須從小培養他面對事實,自己解決困難。很多青少年的父母,感嘆孩子不負責任,不懂得體貼父母、家人的辛苦,這些觀念和習慣都必須及早培養、訓練,才能造就日后獨立自主的單獨個體。
首先父母必須把決定權交還給孩子,信任孩子有能力做他自己的主人,無論任何人都必須自己走自己的路,與其一天到晚緊張兮兮的盯著孩子,干涉他做這做那,還不如讓他自己去作,父母也落得輕松。就如上補習班、課后班一事,大多數父母都是一把抓,反正是我出錢,你消費,你只管聽我的就是,不能有什么意見。到頭來,孩子怨聲載道,來個殺手锏-“不去就是不去”,反而浪費錢又傷親情。倒不如坐下來聽聽孩子的意見,幫助他分析后,讓他自己去決定要學什么?到那里學?
其次要多給孩子機會,相信他有足夠的能力來發展自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給予不同的責任,并依孩子的性格提供不同的機會,讓他從中領悟、學習,進而培養思考力及決策力,慢慢的孩子便能自己作主了。
或許你會覺得凡事讓孩子自己動手、作主,好象父母的責任少了、懶了。其實是故意給孩子機會,讓他把能力表現出來,如果父母不放手就無法知道孩子的能力有多大。而且人的潛能是無窮的,越開發越多。
很多家庭的互動里發現,爸媽做得越少,孩子會的就越多。如果舍不得讓孩子去嘗試、勞動,那就必須長久為孩子做,直到做不動。因此,聰明的父母,何不輕輕松松地把責任還給孩子,并讓孩子知道即使決定錯了也沒有關系,有錯誤才有改進,有改進才有機會成功!
太多的父母連孩子的學習都要插一手,急著把答案告訴孩子,反而剝奪了他學習的機會。明智的父母會給孩子提供更多的選擇,以民主尊重為原則,讓孩子做他有興趣做的。常見到有些父母因為小時候沒達到的愿望,投射在孩子身上,于是冒然的強迫孩子上各式各樣的課后班,若是孩子不抗拒也就算了,偏偏有些孩子故意跟父母唱反調,擺出偏不要的姿態,不但收不到學習的效果,反而傷了親子間的和氣。父母也覺得自己的苦心白費了。這些都源自于父母以為孩子對爸媽的話必須言聽計從,或者是爸媽給的一定是孩子需要的等錯誤觀念。
給孩子更寬廣的空間,在合理的范圍內讓他自己作決定。有些在臺灣并不怎么出色的孩子,一到了國外卻如魚得水,表現得令人刮目相看,追究其中的原因發現,國外的教育制度是讓孩子自己去學習,父母老師都是在一旁協助輔導,提供各方面的信息和支持。孩子在這樣環境中學到怎樣去開啟知識的寶庫,并且知道怎樣做學問,而不是一昧的追求試題的答案。所幸教育改革目前也正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的展開,希望不久的將來能更落實在每一個教育階段。當然更重要的是我們的父母能從家庭中每一個學習的機會做起,給孩子更多的彈性,發揮機會教育,才是孩子最大的福氣。
楊 雯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