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凡家長,沒有不希望孩子體壯如牛,靈敏賽猴的。但他們常為孩子亂擇鍛煉項目而使孩子的身心難遂人愿。其實,您別把孩子的鍛煉項目想得太復雜高深,也別太為難自己和孩子。許多時候,一個隨處可見的簡單物件或玩具,一塊巴掌大的地方就足以使孩子身心俱健了。不信,您聽聽專家的意見。
:怎樣教幼兒鍛煉身體 孩子體育鍛煉要適度
幼兒具有自己的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他們又由一個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以及不同興趣和愛好的個體所組成,所以他們身體鍛煉項目的選擇有共性,又有個性。從實效角度看,應更重視個性。
身體鍛煉的目的是選擇鍛煉項目的依據。兒童身體鍛煉的目的是活躍身心,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機能和豐富精神世界,達到“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之功效,既養身,又樂心,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為終生奠定強健的體質基礎。與這些目的相反的項目不應選。
幼兒身體鍛煉欲收到實效,必須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必須與衛生保健、陽光、空氣和水等良好的自然因素相結合;必須遵照興趣性、多樣性、經常性以及“身心結合”、“形神俱養”等基本要求;還必須掌握和控制適宜的運動負荷(生理方面負荷和心理方面負荷),運用游戲法、比賽法和適當的練習方法等。
下面為4—6歲的學前兒童提供一部分身體鍛煉的內容(項目),供參考。
幼兒期身體和心理處于快速發展變化階段,身體鍛煉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娛樂性的身體鍛煉項目
這類鍛煉項目可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身體鍛煉,對于增進身心健康、培養鍛煉身體的興趣和陶冶情操具有積極作用。
1.仿生性鍛煉
幼兒非常喜歡模仿各種生物的體態、走、跑、跳、飛、游等動作。例如模仿小兔跳、小鳥飛、企鵝走步、蛙跳、大象走步、猴子的各種動作等。這些動作可以群體形式練習,氣氛熱烈,效果更佳。指導者可以只提出任務,不示范,嬰幼兒經過頭腦思考后,再用身體動作完成規定的練習。這非常有利于提高興趣,培養好奇的探精神,有助于開發智力。這種練習可單獨做,也可以結合其他動作綜合練習。
2.娛樂性的游戲
游戲是幼兒身體的鍛煉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娛樂性游戲是游戲中的一種類型,內容也極其豐富。例如“老鷹捉小雞”、“大魚網”、“打活動目標”、“沖過封頂線”、“找領頭人”以及打雪仗滾雪球和水中游戲,用各種球等器材做的各種娛樂性游戲。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必須根據幼兒年齡特征選擇娛樂性游戲。第二,要集體做游戲,氣氛熱烈,情緒洋溢。第三,控制游戲的量,恰到好處為止。最后,在娛樂當中注意培養機智、敏捷、靈活、果斷、團結、合作等品質,使身心受益。
二、發展多種身體活動能力鍛煉項目
身體活動是幼兒的天性。任何身體活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指導下活動從而牽動骨骼實現的。因此,它可以使身體各個部分得到鍛煉,也有利于提高神經系統的功能。
1.協調性鍛煉
(1)自拋自接皮球。
(2)兩人相互傳接球,接投籃、射門或扣球。
(3)跳繩、舞蹈、健美操等。
(4)各種“耍球”練習。例如:兩腳開立,兩手繞兩腳做“∞”字繞球。
直腿坐,手持球經腳→臀部繞環。
站立向上拋球,雙手接球(可以拍手后接球,也可以坐下起立再接住球)。
(5)用手指或抬平肘關節托住向上直立的體操棍,可以原地踏步走,也可以走幾步突停,使棍不倒,也可以轉體360°,使棍不倒。
(6)小籃球、小排球、小足球、乒乓球,跳皮筋比賽等。
2.平衡性鍛煉
(1)兩臂側平舉(可以蒙住眼睛,頭上可以頂著輕物件),踩著地上的直線(或在平衡木上)行走。
(2)直臂握乒乓球拍(拍上放一小球)走步或跑步。
(3)前滾翻單腿起立。
(4)單腿站立(“金雞獨立”、燕式平衡等)。可站在地面上,也可站在凳子上等。
(5)肩肘倒立、單膝跪撐平衡等。
(6)滑冰、溜冰等。
(7)單杠上支撐(正撐、騎撐)。
(8)平衡板練習:直徑約80厘米左右高的凸起。幼兒雙腳站在板上,可沿著板的邊緣走動,但要注意維持身體的平衡。
3.節奏感鍛煉
節奏是身體活動的時間、空間與量等特征的綜合性表現,是一種復雜的動作技術要素,早期培養非常重要。
(1)按照不同的節拍做拍手練。
(2)有節奏地跳躍(可用手勢、哨子、放錄音機、節拍器聲等指揮)。
(3)有節拍地做徒手體操或拍手。
(4)練習有音樂伴舞蹈等。
(5)原地不同節奏地拍球、跳繩等,時間和力量可以變化。
4.柔韌性鍛煉
幼兒是發展柔韌素質的黃金時期。這類練習項目非常多,應做好準備活動、循序漸進練習:
(1)徒手練習:壓肩、肩繞環、體側屈、左右轉體、“涮腰”、做“橋”等。
(2)使用器械:使用體操棍(或短繩)做轉肩、轉體練習;在肋木上壓腿、壓肩等。
5.機敏性鍛煉
這類練習含快速反應、快速判斷與移動或做動作的能力。
(1)根據不同的信號、口令做出不同動作的練習。例如舉紅旗就向前跑出,舉綠旗就向后轉跑出,比賽誰先到終點。
(2)快速反應的游戲。例如“長江、黃河”游戲、“大魚網”游戲、“找伙伴”游戲等。
(3)有攻防性質的簡單比賽練習,各種球類比賽、“打活動目標”游戲、“貼膏藥”游戲等。
三、綜合性鍛煉項目
這類鍛煉項目以完整的成套動作為特點,往往有一定技術要求,大部分可以比賽,可從實際出發選擇。
1.水中練習(戲水、游戲、游泳等)。
2.登山。
3.徒步旅游。
4.冰雪運動或游戲。
5.適宜的球類運動或游戲。
6.體育游戲。
7.健美操。
8.跳皮筋。
9.花式踢毽子。
10.技巧練習(滾翻、平衡等)。
11.滾鐵球。
12.通過障礙跑步(或走步)接力。
四、幼兒不宜做的一些練習
1.頭頂球(指較重、較硬的球。很輕的玩具氣球除外),防止球的重力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
2.倒立(較長時間或有人扶持的倒立),防止顱內壓過分升高,對腦血管、視覺器官等產生不良影響。
3.“推小車”(一幼兒雙臂伸直撐地,另一人架起他的雙腿前進),防止幼兒雙臂支撐不住而摔伏在地上,擦傷面或胸部。
4.拔河”,防止雙方僵持不下,較長時間屏氣用力,致使胸內壓升高,對心腦以至頭部產生不良影響。
5.舉啞玲等重物,一防止局部肌肉過分粗壯,影響身體各部分勻稱發展;二防止由于肌肉過早受刺激得到發達,給心臟等器官造成較重的負擔;三防止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
6.較長距離的高速奔跑,防止幼嫩的心臟等器官受到損傷,造成終生遺憾。
7.負重跑或跳,一防止捆綁沙袋部位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該部位肌肉的正常活動與發育;二防止負重后使動作變形,甚至出現錯誤動作;三防止由于長期負重練習,致使局部機體過分勞累,嚴重時出現慢性勞損。
:增強寶寶的體質三浴鍛煉 冬季,寶寶的空氣浴鍛煉
:怎樣教幼兒鍛煉身體 孩子體育鍛煉要適度
幼兒具有自己的特殊的生理、心理特點,他們又由一個個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健康狀況以及不同興趣和愛好的個體所組成,所以他們身體鍛煉項目的選擇有共性,又有個性。從實效角度看,應更重視個性。
身體鍛煉的目的是選擇鍛煉項目的依據。兒童身體鍛煉的目的是活躍身心,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機能和豐富精神世界,達到“強筋骨、增知識、調感情、強意志”之功效,既養身,又樂心,促進身體和心理健康,為終生奠定強健的體質基礎。與這些目的相反的項目不應選。
幼兒身體鍛煉欲收到實效,必須實事求是,循序漸進;必須與衛生保健、陽光、空氣和水等良好的自然因素相結合;必須遵照興趣性、多樣性、經常性以及“身心結合”、“形神俱養”等基本要求;還必須掌握和控制適宜的運動負荷(生理方面負荷和心理方面負荷),運用游戲法、比賽法和適當的練習方法等。
下面為4—6歲的學前兒童提供一部分身體鍛煉的內容(項目),供參考。
幼兒期身體和心理處于快速發展變化階段,身體鍛煉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一、娛樂性的身體鍛煉項目
這類鍛煉項目可以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進行身體鍛煉,對于增進身心健康、培養鍛煉身體的興趣和陶冶情操具有積極作用。
1.仿生性鍛煉
幼兒非常喜歡模仿各種生物的體態、走、跑、跳、飛、游等動作。例如模仿小兔跳、小鳥飛、企鵝走步、蛙跳、大象走步、猴子的各種動作等。這些動作可以群體形式練習,氣氛熱烈,效果更佳。指導者可以只提出任務,不示范,嬰幼兒經過頭腦思考后,再用身體動作完成規定的練習。這非常有利于提高興趣,培養好奇的探精神,有助于開發智力。這種練習可單獨做,也可以結合其他動作綜合練習。
2.娛樂性的游戲
游戲是幼兒身體的鍛煉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娛樂性游戲是游戲中的一種類型,內容也極其豐富。例如“老鷹捉小雞”、“大魚網”、“打活動目標”、“沖過封頂線”、“找領頭人”以及打雪仗滾雪球和水中游戲,用各種球等器材做的各種娛樂性游戲。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必須根據幼兒年齡特征選擇娛樂性游戲。第二,要集體做游戲,氣氛熱烈,情緒洋溢。第三,控制游戲的量,恰到好處為止。最后,在娛樂當中注意培養機智、敏捷、靈活、果斷、團結、合作等品質,使身心受益。
二、發展多種身體活動能力鍛煉項目
身體活動是幼兒的天性。任何身體活動都是肌肉在神經系統指導下活動從而牽動骨骼實現的。因此,它可以使身體各個部分得到鍛煉,也有利于提高神經系統的功能。
1.協調性鍛煉
(1)自拋自接皮球。
(2)兩人相互傳接球,接投籃、射門或扣球。
(3)跳繩、舞蹈、健美操等。
(4)各種“耍球”練習。例如:兩腳開立,兩手繞兩腳做“∞”字繞球。
直腿坐,手持球經腳→臀部繞環。
站立向上拋球,雙手接球(可以拍手后接球,也可以坐下起立再接住球)。
(5)用手指或抬平肘關節托住向上直立的體操棍,可以原地踏步走,也可以走幾步突停,使棍不倒,也可以轉體360°,使棍不倒。
(6)小籃球、小排球、小足球、乒乓球,跳皮筋比賽等。
2.平衡性鍛煉
(1)兩臂側平舉(可以蒙住眼睛,頭上可以頂著輕物件),踩著地上的直線(或在平衡木上)行走。
(2)直臂握乒乓球拍(拍上放一小球)走步或跑步。
(3)前滾翻單腿起立。
(4)單腿站立(“金雞獨立”、燕式平衡等)。可站在地面上,也可站在凳子上等。
(5)肩肘倒立、單膝跪撐平衡等。
(6)滑冰、溜冰等。
(7)單杠上支撐(正撐、騎撐)。
(8)平衡板練習:直徑約80厘米左右高的凸起。幼兒雙腳站在板上,可沿著板的邊緣走動,但要注意維持身體的平衡。
3.節奏感鍛煉
節奏是身體活動的時間、空間與量等特征的綜合性表現,是一種復雜的動作技術要素,早期培養非常重要。
(1)按照不同的節拍做拍手練。
(2)有節奏地跳躍(可用手勢、哨子、放錄音機、節拍器聲等指揮)。
(3)有節拍地做徒手體操或拍手。
(4)練習有音樂伴舞蹈等。
(5)原地不同節奏地拍球、跳繩等,時間和力量可以變化。
4.柔韌性鍛煉
幼兒是發展柔韌素質的黃金時期。這類練習項目非常多,應做好準備活動、循序漸進練習:
(1)徒手練習:壓肩、肩繞環、體側屈、左右轉體、“涮腰”、做“橋”等。
(2)使用器械:使用體操棍(或短繩)做轉肩、轉體練習;在肋木上壓腿、壓肩等。
5.機敏性鍛煉
這類練習含快速反應、快速判斷與移動或做動作的能力。
(1)根據不同的信號、口令做出不同動作的練習。例如舉紅旗就向前跑出,舉綠旗就向后轉跑出,比賽誰先到終點。
(2)快速反應的游戲。例如“長江、黃河”游戲、“大魚網”游戲、“找伙伴”游戲等。
(3)有攻防性質的簡單比賽練習,各種球類比賽、“打活動目標”游戲、“貼膏藥”游戲等。
三、綜合性鍛煉項目
這類鍛煉項目以完整的成套動作為特點,往往有一定技術要求,大部分可以比賽,可從實際出發選擇。
1.水中練習(戲水、游戲、游泳等)。
2.登山。
3.徒步旅游。
4.冰雪運動或游戲。
5.適宜的球類運動或游戲。
6.體育游戲。
7.健美操。
8.跳皮筋。
9.花式踢毽子。
10.技巧練習(滾翻、平衡等)。
11.滾鐵球。
12.通過障礙跑步(或走步)接力。
四、幼兒不宜做的一些練習
1.頭頂球(指較重、較硬的球。很輕的玩具氣球除外),防止球的重力對大腦產生不良影響。
2.倒立(較長時間或有人扶持的倒立),防止顱內壓過分升高,對腦血管、視覺器官等產生不良影響。
3.“推小車”(一幼兒雙臂伸直撐地,另一人架起他的雙腿前進),防止幼兒雙臂支撐不住而摔伏在地上,擦傷面或胸部。
4.拔河”,防止雙方僵持不下,較長時間屏氣用力,致使胸內壓升高,對心腦以至頭部產生不良影響。
5.舉啞玲等重物,一防止局部肌肉過分粗壯,影響身體各部分勻稱發展;二防止由于肌肉過早受刺激得到發達,給心臟等器官造成較重的負擔;三防止局部肌肉僵硬,失去正常彈性。
6.較長距離的高速奔跑,防止幼嫩的心臟等器官受到損傷,造成終生遺憾。
7.負重跑或跳,一防止捆綁沙袋部位血液循環受到影響,從而影響該部位肌肉的正常活動與發育;二防止負重后使動作變形,甚至出現錯誤動作;三防止由于長期負重練習,致使局部機體過分勞累,嚴重時出現慢性勞損。
:增強寶寶的體質三浴鍛煉 冬季,寶寶的空氣浴鍛煉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