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幼兒到中學生,父母與老師沒有真的了解過孩子們的學習能力?
“下一世紀教育藍圖是怎么樣的?新人類在教育體系下怎樣誕生?教育界終于有斧底抽薪的聲音,不能再容忍學生備受考試文化的摧殘。”在這個時刻,建議還對教育抱有希望的人,不妨再讀一讀珍妮特沃斯與戈登德萊頓合著的《學習的革命》(The Learning Revolution)。
許多現代的教育研究,都證明了在生命的前四年內,你會發展出大約50%的學習能力,在八歲前,又會發展出了另外的30%。換句話說,一個人在八歲之前沒有發展學習能力,終其一生也只能發展余下的20%的學習能力。從出生到兩歲的聽覺出現嚴重問題,后來即使醫好,這個嬰兒終其一生也學不好說話。語言的學習能力是這樣,其他方面的學習能力,包括認字與閱讀,如果不能在早期教育得到適當的發展,八歲之后的學習,肯定會困難重重,甚至永遠也學不好。
學習任何東西,包括閱讀、寫作和數學,都可以充滿樂趣的,問題只在于你把這些學習視為游戲。
“格連杜曼博士在六十年代經已發現,8個月大的嬰兒已經喜歡閱讀。”
我們并不擔心幼兒被填塞知識,最擔心是父母與教師不知道怎樣將學習化為游戲,不知道不能給予任可參與學習的人有壓力。最簡單的例子應是:當你發現幼兒很喜歡的玩具,如果你以壓迫態度迫使他玩得更好,或不斷去玩得熟練,結果任樣?幼兒不只討厭這個玩具,也破壞了他本來可以透過游戲發展的學習能力。
不要說一般父母不知道將教學與學習游戲化、教材游戲化、家庭游樂場化,即使是多數教師也不能做到。課室是個大悶堂、教師是個大悶蛋,教材是大悶物,又怎能怪多數學生在云游四海?多數教育目標不能落實,多數教學過程都是仗著威嚴壓迫,同學之間的互施壓力,這才勉強地令學習能像拉牛上樹一樣移動。
當然,我們不必灰心,且要以體育健將誓要奪金牌的精神地向前,備受批評的決不只是中國的教育。
美國領先與教育國際中心主任韋勒達吉特博士說過:我們的孩子所生活的世界,正以比我們學校快四倍的速度變化。又說:美國學校不能滿足不斷變化的需要,有兩個原因:一、它們沒有這個能力;二、美國學校教給學生的許多東西與外面世界完全無關,只與學校有關。(見《學習的革命》)
美國尚且如此,傳統教育鐵桶一般的中國又能怎樣?母語教學這樣簡單的問題,也弄得滿城風雨,倒真好像剝奪了學生學習外語的機會,剝奪了他們在未來日子的競爭機會。從幼兒到中學生,父母與教師有沒有真正了解過他們的學習能力。究竟任教的學校維持名牌重要還是多數學生利益重要?這個時刻,許多人或會反問一聲甚么是教育理想?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