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科學已進一步證實,胎兒具有聽覺和記憶。胎兒的聽覺是隨胎兒神經系統的發育而逐漸形成的,四個月的胎兒即可對外界環境的聲音有所感知。聲音作為一種能量和信息,可以在母親及胎兒之間傳遞,凡是能透過母體的聲音,胎兒都可感知到。這是因為,胎兒在母腹中,他(她)的音響世界里占統治地位的是母親渾濁而有節奏的心跳聲和血液流動聲,從他(她 )有聽覺的那一天起,就習慣了這種聲音,并且還以母親的心跳聲作為辨別其它聲音的標準。孕婦歌唱時,歌聲與心跳聲、血液流動聲、呼吸聲及胸腔的運動是協調一致的,胎兒很容易接受。這些聲音信息不斷地刺激胎兒的聽覺器官,并促其發音。聽覺系統在人體的智力發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胎兒與外界環境保持聯系的重要器官,也是進行聽力訓練 、接受良好音樂性刺激即“音樂胎教”的物質基礎。
古代胎教強調:“居外簡靜”,要求孕婦要“口誦詩書”,“彈琴瑟”,這其中確有科學道理,與現代倡導的音樂胎教是一致的。音樂胎教是目前行之有效的胎教方法中最為普遍的首先措施。許多從事優生優育的專家、學者指出,音樂作用于胎兒的聽覺器官,能夠刺激胎兒的大腦,從而促進腦細胞的生長發育,更好地開發智力。優美動聽的音樂,還能夠促進孕婦分泌出一系列有益健康的激素、酶和乙酰膽堿等物質,起到調節血液流量和興奮神經細胞的作用,改善胎盤供血狀況,使血液中的有益成份增多,以此促進胎兒的生長發育。正是由于音樂有這樣的作用,所以,高雅、優美悅耳、與子宮內胎音合拍的音樂,既能使孕婦達到怡情養性的目的,又對胎兒有最有益的刺激和啟發智力的作用。音樂雖然只有7個音符,但它卻以千變萬化的組合方式編織出一支支像行云流水,似炊煙繚繞,如排山倒海的樂曲,撥動千百萬人起伏的心弦,使人心曠神怡,爆發出靈魂內在的潛能。然而,不符合要求的胎教音樂,或使用的方法不妥,同樣也會對胎兒的大腦和聽覺造成傷害。專家們研究認為,胎教音樂在頻率、節奏、力度和頻響范圍等方面,都應當盡可能與子宮內胎音合拍,要注意保護胎兒的聽覺器官。頻率過高的音樂,會傷害胎兒內耳螺旋器底膜;節奏過強、力度過大的音樂,將會導致中耳性聽力下降;頻響范圍過寬的音樂,會造成沖動泛化,對胎兒產生不利的影響。因而,選擇胎教音樂時,必須充分衡量音樂的質量,購買正規的專用胎教音樂磁帶,讓寶寶能夠聽到優美、有益的胎教音樂,以達到最佳的音樂胎教的效果,使之真正起到開發智力、促進寶寶健康快樂成長的作用。
選用音樂胎教法進行胎教,應從懷孕四、五個月起,每天聆聽好的音樂。最好在他(她) 胎動(清醒)時,試想胎兒每天聽媽媽渾濁的心音,突然飄來清脆優雅,婉轉輕松的音樂,那是多么新鮮有趣,和諧悅耳呵!音色、旋律、節奏都會導引胎兒“快樂”。比較理想的胎教音樂、歌曲有《小太陽》、《秋夜》、《綠島小夜曲》、《北國之春》、《二泉映月》、《仲夏夜之夢》、《春天來了》、《讓世界充滿愛》、《搖籃曲》、《夢幻曲》以及柴科夫斯基的《b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等。此外,要特別注意多聽一些好的古典音樂。這是因為古典音樂的節奏、速度與母親每分鐘72次左右的心跳相近,而胎兒對母親的心跳音最有安全、親密感。例如海的頓的《小夜曲》;門德爾松的《春之歌》;民族音樂《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等。再有,母親還應經常給胎兒哼歌、唱歌,它可以給胎兒感覺和情緒上的安寧、寄托,母子雙方也會感到快樂愉悅。
音樂胎教一般采用的方法有:
一是哼歌諧振法:孕婦每天可以哼唱幾首歌子。最好選擇抒情歌曲或輕歌,唱時心情舒暢,富于感情,如同面對親愛的寶寶,傾述一腔的母愛。二是音樂熏陶法:母親每天欣賞音樂名曲,在欣賞音樂中,借曲移情,幻想翩翩,時而沉浸于一江春水的妙境,時而徜徉進芭蕉綠雨的幽谷。在這時如醉如癡,旁若無人,如同進入美妙無比的仙境。三是器物傳聲法:孕婦可佩帶使用專為音樂胎教制作的胎教傳聲器,當樂聲響時,將優美的樂曲透過母腹的隔層,源源不斷地傳遞給胎兒。四是母教子“唱”法:胎兒有聽覺,也有記憶,但是胎兒畢竟不能唱。母親應充分合理地發揮自己的想象,讓腹中的寶寶神奇地張開蓓蕾似的小嘴,跟著你音律諧和地唱起來。母親可先練音符的發音,或較簡單的樂譜,這樣就可使胎兒容易學容易記,一教即會。比如:1234567、7654321,反復輕唱若干遍,每唱完一個音符,等待幾秒鐘即是胎兒復唱時間,而后再依次進行。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