歪瓜裂棗營養更豐富嗎?
不一定,其實和普通的水果沒什么差別,只是形狀不同而已。水果的口感主要是從其甜味、酸味、香味和水分等幾個方面來判別。
而水果的糖分積累,一般都有這樣一個過程,即在生長發育的早期,果實內主要是淀粉等多糖物質積累。
這時候的果實一點也不甜,因為這些物質是沒有甜味的。但是隨著果實的成熟進程,多糖類物質會慢慢轉化為單糖或雙糖物質,而單糖或雙糖是甜的。當多糖物質轉化得差不多時,單糖或雙糖積累到一定程度,這時就進入果實的成熟階段。許多水果,在八九成熟時的口味是最好的,而且這時摘下的果實還能儲存一段時間。當果實中糖類物質再往下轉化時,當多糖完全轉化為單糖,單糖又逐漸分解,果實就達到十成熟了。這時的果實口感雖甜,但往往缺少酸味,且不宜久放,摘下后需要馬上吃掉。如果果實過了十成熟,那么,口感又不好了,因為果實也有呼吸。這時果實中的單糖被呼吸消耗,細胞組織結構開始瓦解,原有的一些特性,如果實的脆度完全喪失,組織變軟,發綿,含水量下降,當然就不好吃了。
不管是正常形狀的果實,還是奇形怪狀的果實,都免不了這樣一個成長過程。所以,那些方形西瓜或者帶字蘋果的口感,其實質與普通果實是沒太多區別的。
這些果實的口感雖然沒變,那營養價值呢,是否會有些改變呢?汪良駒說,我們所說的果實的營養,主要包括糖、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纖維素等,其中我們所在意的一些營養物質,如礦物質和維生素等,在果實中的比例還不到1%,其他主要是水分。所以,受到逆境脅迫的果實在營養方面也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不會因為它們變了形就變得對人體特別好,
況且,并不是所有的逆境脅迫都對果實有利,有時候反而適得其反。究竟哪些逆境脅迫會對果實不利呢?
吃了環境污染過的畸形水果會得怪病
像重金屬或有機化學污染等因素導致的果實劣變,吃起來可就要小心了。被重金屬污染過的果實肯定對人體是沒有好處的,否則為什么國家要求開展無公害果品生產、綠色果品生產甚至是有機果品生產?
但是,有些生產基地,土壤或灌溉水中汞、砷、鉛、鎘、鉻等重金屬或者高毒性、殘留有機農藥經常超標,它們會富積在植物體內。如果這些果品,或者其他種類的食品,經常性地攝入到體內,將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為什么在那些經濟雖然發達但沒有注意環境保護的地區,人們經常出現各種各樣的怪病?這與他們吸入的有毒氣體、飲用水以及食物無不關系。
人吃了“膨大素水果”也會膨大嗎
至于人們通常所說的激素類物質,那說起來可就多了。汪良駒說,人們說的“激素”實際上可以分成兩種。一種是動物激素,一種是植物激素。動物激素如果使用在果品上,那對人體健康可能會造成危害。不過,迄今為止,在果品生產,甚至是在所有的植物生長上,還沒有聽說過真正施用動物激素的。至于植物激素,它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植物體內本身就含有的植物激素,另一種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千百年來,人們食用的所有植物產品中都含有植物激素。從來沒有聽說過它們對人體的傷害。但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長調節劑就不同了。由于自然界并不存在這種東西,因而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學的使用方法,否則,可能對人體有害,有時也會對植物本身有害。
人們發明植物生長調節劑本身并不是為了危害人類。比如乙烯利,人們發明它,用來催熟,因為像香蕉、柿子這樣的果實,剛采摘下來時并不好吃,為了滿足人們能更早地吃上它們的需要,果農或果商會用乙烯利來進行快速的催熟。而乙烯利已經被證明是對人體無害的。
在市場上,我們可能會看到,現在很多水果比以前的要大很多。這可能是用了一種叫膨大素的植物生長調節劑。使用這種調節劑,能夠加速細胞分裂,增加細胞數量,從而使果實變大。但人們不禁會對這種物質的施用產生懷疑,吃了使用過膨大素的水果,對人體是否有害呢?
獼猴桃對膨大素非常敏感,在自然環境下生長的獼猴桃如果只能長到100克,而用了一定量的膨大素后,能長到120克。如果繼續增加膨大素的使用量,則獼猴桃可能會增長到150克。但是,像這樣毫無節制地使用膨大素的后果是嚴重的,因為增加最多的是水分。如果果園其他管理技術不配套,果實吸收的養分不僅沒有增加,反而相對降低,那么勢必導致果實的口感被破壞,吃起來就像兌了水,那怎么可能“甘甜可口”呢?不過,低濃度膨大素對人體是安全的。人們吃了經膨大素處理的果實絕不可能像果實那樣“膨大”起來。
畸形的果實是否得了“癌癥”呢
但是,這種變形的水果是否會產生基因變異呢?汪良駒說,在自然生長條件下生長的果實產生畸形,其所受的逆境脅迫并不是很強,即使是被石頭壓過的南瓜,它的基因都還是正常的,如果把這些果實的種子拿來種,不在受到脅迫的環境下生長,那它們結出來的果實還是該圓就圓,該方就方。
那畸形的果實是否是一種病呢?有人說,植物也會得癌癥,畸形水果會不會就是得了癌癥呢?
植物都會生病,包括果樹,植物的病害分兩種,一種是傳染性的,主要是由微生物引起;一種是非傳染性的,主要是因為營養障礙、氣候等因素導致。非傳染性的疾病危害不大,厲害的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傳染性疾病,微生物包括真菌、細菌、病毒以及線蟲這四類微生物。而其中,對植物損害最大的就是真菌,它會導致植物患上枯萎病,枯萎病就相當于人類的癌癥,一旦患上就沒辦法醫治,只有死亡。
于是人們可能擔心,既然果樹都得了“癌癥”,那么果實不也會得“癌癥”嗎?如果這時的果實摘下來給人吃,對人豈不有害?
首先,一般植物得了“癌癥”,就不會結果。而且一般得“癌癥”的植物都是在沒有結果之前得的,目前還沒有發現一種植物是在結果實時得“癌癥”的。所以這個擔心人們大可排除。
那么,是否會有其他一些不是癌癥的疾病在果樹結果時發生呢?王志偉說,有,但很少,一般是一些病毒引起的疾病。但是,果樹生病時結的果子不會長大,而是會變小,顏色也會漸漸變化,這種果子又酸又澀,拿去賣也沒有人會買。即使有人擔心會有不法商人拿來做其他用途,但要注意的是,引起植物生病的病毒,對人體卻不一定有害,基本上所有對果樹有害的病毒對人體都是沒有害處的,所以這點疑慮人們也可以排除。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