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胎教論:女性在懷孕前及懷孕中的營養狀況,會深深影響到自身的健康及胎兒的健康。根據美國母親食品營養委員會的建議,懷孕期間固然應注意均衡營養,但是懷孕前的營養狀態亦應受到同樣重視。所以,想要孕育優質寶寶,必須從懷孕前就開始調養身體,再加上懷孕期攝取均衡營養,才能為你的寶寶打好健康的基礎。
一般人體在營養供應充足的情況下,常常會將剩余的營養儲存在體內,以備不時之需;對準備懷孕的女性而言,這種儲存的營養具有更重要的意義,因為在孕初期如果發生任何干擾飲食的情形,胎兒就可以借此暫時滿足身體發育的需要,而不至于損及母體或胎兒。目前醫學已經證實,懷孕前營養失調,將有可能影響胎兒的發育。
人類從食物獲得能量,大多數食品都由五種基本營養素組合而成: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礦物質。孕婦比一般婦女需要攝取更多的營養,除了滿足胎兒成長之需要外,更是為胎兒維持一個理想的生長環境,及配合母體準備哺乳的生理變化所需。雖然懷孕期間須攝取均衡營養,但每個階段胎兒的器官系統有不同的變化,缺乏該時期所需營養素,將可能對胎兒發展造成不良影響。
良好的飲食習慣,應該注意營養均衡,切忌偏食,多多選擇天然食物,盡量減少加工食品。每日食物應包括各種食物,事物的種類越多,營養也越完整。
鄭博仁醫師表示,關于孕期營養補充,在產科門診最常見的是準媽媽詢問要不要吃維生素等問題。徐振杰醫師指出,現代人普遍習慣服用維生素來“補充營養、增強體力”,然而維生素并不是百益無一害,對準媽媽而言,在選擇使用時務必謹慎閱讀說明書或請教專家。
研究報告指出,維生素服用過量可能會危害胎兒,鄭博仁醫師認為需要特別注意的例如:孕婦攝取維生素a過量(超過1萬單位),可能導致胎兒唇腭裂、先天性心臟病、中樞神經系統異常等先天性異常。而目前市售有許多復合維生素所含的維生素a劑量都過高,準媽媽在選擇時務必謹慎。另外,醫學研究報告已經證實,葉酸可預防胎兒神經管缺損。我國的臺灣地區就屬于神經管缺損的中度發生地區,發生率在一千分之一以下,但臺灣此病例多屬嚴重性的無腦兒。徐振杰醫師建議:準備攝取富含葉酸的食物,最好每日再添加服用0.4毫克的葉酸維生素,特別是在受孕后第18-26天神經管形成的主要時期。除非是神經管缺損高度危險婦女才需要每日補充葉酸4毫克。
胎兒周數——器官系統發育——所需營養素——食物來源
2-3——血液循環開始、甲狀腺組織、腎臟、眼睛、耳朵;均衡營養;均衡飲食
4——四肢開始發展、腦部、脊髓、口腔、消化道開始形成;鈣、鐵、銅、維生素a;魚、蛋、紅綠色蔬菜、肝、內臟、魚肝油
5——腦神經出現肌肉中的神經開始、分布骨架形成;脂肪、蛋白質、鈣、維生素d;脂肪、奶、魚、蛋
6——肌肉發育、口鼻腔發育、氣管、支氣管出現、肝臟制造紅細胞;鎂、鈣、磷、銅、維生素a和d;蛋、牛奶、乳酪、魚、黃綠色蔬菜、魚肝油
7——胃發育完成,視神經形成、性器官分化出來;維生素b1和b2、維生素a;胚芽米、麥芽、米糠、酵母、牛奶、內臟、、蛋黃、胡蘿卜、豆
8——指頭形成、唇部形成、耳朵形成;蛋白質、鈣、鐵、維生素a;奶、蛋、肉、魚、豆、黃綠色蔬菜
10——膀胱形成、手指甲、腳趾甲形成;維生素a、蛋白質、鈣;肝、蛋、牛奶、乳酪、魚、黃綠色蔬菜、紅綠色蔬菜
12——肺部出現雛形、甲狀腺分泌荷爾蒙;維生素a;肝、蛋、牛奶、乳酪、黃綠色蔬菜
16——皮膚菲薄、已有呼吸運動;鈣、氟、蛋白質、硫;蛋、牛奶、海產、豆、魚、紅綠色蔬菜、骨制食品
24——眼睛完成;蛋白質、維生素a;肝、蛋、牛奶、乳酪、黃綠色蔬菜和魚
28——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功能;鈣、鉀、鈉、氯、維生素d、煙堿酸;蛋、肉、魚、奶、綠葉蔬菜、糙米
36——皮脂腺活動旺盛;蛋白質、脂肪、糖;蛋、肉、魚、奶、馬鈴薯、米飯、面條、玉米
40——雙頂徑大于9厘米、足底皮膚紋理;鐵;肝、蛋黃、牛奶、內臟、綠葉蔬菜、豆類
寶寶在母親肚子里,腦細胞的發育需要各種營養素的供給。在腦細胞的發育過程中如果缺乏維生素或礦物質,則會生產不良的后遺癥;而某些微量元素上腦細胞生長和大腦功能所必需的。
鋅
目前已經證實,孕婦體內鋅缺乏時,會增加畸胎發生率;此外,孕婦體內鋅的營養狀況亦與胎兒生長情況有關,會影響胎兒腦細胞的生長、發育和成熟。常食用白米飯、豆類和富含纖維的植物性食物,而少吃肉魚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者,較可能引起鋅缺乏。鋅含量較多的食物有:酵母、谷類、肝、葵籽。
鐵
鐵缺乏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缺乏癥,今年來研究發現,鐵缺乏和神經功能有關系,此研究主要是由于會引起失血的鉤蟲,使得學童行為表現異常,且注意力和敏捷性也受到影響。此外,鐵缺乏對行為的不良影響,可能因而歲還了行為的穩定性。事物中含鐵量較多的有:谷類、核果類、綠色蔬菜、肝。
銅
人類由于遺傳病造成體內銅代謝異常時,會損害中樞神經系統。銅缺乏較不常發生在人類,但是曾經患過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的早產兒,則可能會有銅缺乏的危險,而損害腦細胞的成熟。
鉛汞
鉛和汞是兩種有毒的微量元素,對神經方面的影響是眾所周知的。最出名的汞中毒事件是發生呢感在日本海邊村莊的minamata疾病,孕婦食用遭貢污染的魚,造成新生兒腦性麻痹和小頭癥。女性若在懷孕前暴露在大量的鉛中,則懷孕期間鉛可通過胎盤而影響胎兒直到生產為止。根據最近醫學報告,孕婦血液鉛濃度則不可超過10微克/分升,否則可能會造成流產、死產、早產、胎兒子宮內生長障礙、先天性畸形、智力減低,及學習障礙等。
碘
懷孕早期,胎兒完全依賴母體提供甲狀腺素,如果孕婦缺乏碘正值胎兒腦細胞分裂發育期,會嚴重地阻礙胎兒腦細胞成熟,使得智力遲鈍或運動神經不協調,偶爾伴有識別功能的障礙等。嚴重缺乏時,就會造成癡呆癥。
胎教和飲食習慣
您知道嗎?寶寶出生后的飲食習慣也深受胎教的影響。雖然目前并無嚴謹的實驗證實,但從臨床的個案卻可發現,寶寶經常表現出沒有胃口、不喜歡吃東西、常吐奶、吸收消化不良,甚至較大寶寶出現明顯偏食的現象等,溯及既往可知,其母親懷孕時的飲食狀況也是胃口不好、偏食,或吃飯過程常被干擾,甚至有一餐沒一餐的。如果您希望日后寶寶能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不能不注意吃的胎教。營養師建議準媽媽應先從自己做起:
1、三餐定時:最理想的吃飯時間為早餐7-8點、午餐12點、晚餐6-7點,不論多忙碌,都應該按時吃飯。
2、三餐定量:三餐都不宜囫圇或合并,且分量要足夠,注意熱量攝取與營養的均衡,平分在各餐之中。
3、三餐定點:一邊吃飯一邊做別的事,例如開會或看電視都是不好的習慣;如果您希望將來寶寶能專心坐在餐桌旁吃飯,那么您就應該在吃飯的時候固定在一個地點。進食過程從容不迫,保持心情愉快,且不被干擾而影響或打斷用餐。
4、以天然的食物為主:準媽媽應盡量多吃天然原始的食物,如五谷、青菜、新鮮水果等,烹調時也以保留食物原味為主,少用調味料。另外,少吃所謂的“垃圾食品”,讓寶寶在母親肚里就習慣此種飲食模式,加上日后的用心培養,相信母親能減少為孩子飲食習慣的擔心。
綜合以上觀點,準媽媽的飲食胎教原則就是攝取均衡營養、培養良好飲食習慣。千萬不要忘記您的一舉一動對寶寶的影響。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