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習俗詮釋:
麻油雞歷來是民間坐月子的主食,特別是在南方。它是一道營養非常豐富的佳肴,產婦吃了不僅可以補氣補血,滋補虛弱的身子,還可健脾開胃。這樣,能使身體盡快恢復元氣。
現代醫學詮釋:
麻油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進入體內可以轉化為前列腺素。前列腺素能夠促使子宮收縮和惡露排出,幫助子宮盡快復原,同時還有軟便作用,避免產婦發生便秘之苦。同時,麻油中還含有很多的必需氨基酸,對于氣血流失的產婦恢復身體確實有很好的滋補功效。
對對碰結果:
麻油雞是產婦的滋補佳品,尤對產后身體虛弱者調補身體十分實用,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1、麻油用量不宜多,每次1-2匙即可。
2、麻油不宜久煮,應在煮好湯后再加入,以免發生氧化增加自由基。
3、麻油雞中最好不要加酒,以免酒精進入母乳。酒精的作用與麻油正好相反,不僅抑制子宮收縮,還會促使血管擴張,增加陰道出血量。
4、麻油雞不可過量滋補。現今,產婦普遍運動少,體內各個器官的活力偏低。如果在產后一昧滋養進補麻油雞,就會攝入大量油脂。這樣,對體質原本虛弱的產婦并無多大益處,反而容易造成營養過剩,影響日后瘦身。
5、在仲夏時節,不一定非要讓產婦吃麻油雞。現在,除了麻油雞外還有很多好的方法可以滋補身體。
習俗8 月子里吃些杜仲日后不容易腰疼
傳統習俗詮釋:
女人懷胎十月,加之分娩時消耗大量氣力和出血,容易損傷腰膝筋骨,使之日后不適。吃些杜仲,可以補充氣血,填精補髓,滋養肝腎,強壯筋骨,加速身子復原,避免日后腰膝出現疼痛。
現代醫學詮釋:
產后吃一些杜仲,有助于增進松弛的盆腔關節韌帶的功能恢復,加強腰部和腹部肌肉的力量,盡快保持腰椎的穩定性,減少腰部受損害的幾率,從而防止腰部發生疼痛。而且,杜仲還可減輕產后乏力、暈眩、小便頻數等不適。
對對碰結果:
月子里吃杜仲可以防止腰部疼痛,但需注意以下幾點:
1、很多人喜歡把杜仲熬成水后再加上腰花煮著吃,這樣味道不大好,產婦大多都不太喜歡。如果把杜仲磨成粉裝入膠囊里,就可避免讓產婦直接吃顆粒粗糙的杜仲粉,服用起來非常方便。
2、月子里,產婦可在每次進餐后服用2-4粒,整個月子里大約服用150-200克杜仲粉。這樣,即可對預防產后腰疼有幫助作用。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