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產的產婦在生產時大多都會經歷會陰切開術,然而生產時到底要不要執行這項手術,贊成醫師與反對醫師各執己見。會陰切開術是適當的醫療的處置還是過度醫療?
身為孕婦的你,在生產前,有必要先了解這項手術的細節。 根據報導指出,國內婦女生產時,經歷會陰切開術的比率將近7成,初產婦遭切開會陰的比率更高,近乎9成,如此高的手術率幾乎拿下世界之冠。
什么是會陰切開術?
亞東紀念醫院產科主任林顯明指出,會陰指的是陰道與肛門之間的軟組織,當嬰兒的頭快露出陰道口時,在會陰附近施予局部麻醉,然后用剪刀剪開會陰,使產道口變寬,以便利胎兒的產出,這就是所謂的會陰切開術。
執行時機
宜蘭縣五結鄉衛生所醫師鄭欽火表示,醫師在看到胎頭快露出陰道口時,就會在第一時間判斷寶寶大不大,會不會造成會陰嚴重撕裂等因素,然后再決定要不要施行會陰切開術;如果醫師判斷產程很順利,即使不剪會陰,撕裂的傷口也不大時,就可避免手術。
會陰切開是常規步驟?
究竟生產時會陰該不該切?一直是備受爭議的問題,部分持贊成意見的醫師認為,國內婦女骨盆腔小、外陰較緊,會陰切開術有助于早點結束產程、預防自然撕裂的傷口不平整;部分持反對意見的醫師則認為,自然生產本來就要慢慢來,只要多一點耐心等待,會陰的延展性自然會表現出來。但是不論正反雙方的意見如何有力,會陰切開術在某些不順利的生產過程中,的確扮演了重要的輔助角色。但是另一個問題的癥結點在于,這么高的手術發生率,實屬適當的醫療的處置,還是過度的醫療介入?在手術比例如此高的情況下,我們實在很難不去聯想,會陰切開術到底是協助生產的方式,或是被列入生產的常規步驟?有部分醫師認為生產時反正會陰都會裂,干脆先劃上一刀,這樣不但可以縮短產程,切開的傷口也比較平整、較好修補。
或許就是在這樣的想法下,會陰切開漸漸變成了國內生產的常規步驟。但為人詬病的是,國內婦女生產時被切開會陰通常不會被事先告知,在女性最痛苦的時刻,在最私密的器官上被劃上一刀,卻往往只能選擇被動的接受。
會陰裂傷的程度
分為四度
第一度:傷及陰道粘膜。
第二度:傷及陰道粘膜及黏膜下軟組織者。
第三度:傷及肛門擴約肌者。
第四度:傷及直腸粘膜。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