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概述
會陰Ⅲ度裂傷或稱會陰完全裂傷,包括陰道口裂傷、會陰裂傷及肛門括約肌的裂傷,嚴重者破裂可伸展到直腸壁,引起大便及氣體失禁。發生原因多由于分娩過程處理不當,偶有外傷致成。
由于新法接生的大力推行,接生員恰當地保護會陰,使會陰Ⅲ度裂傷的發生率大大降低。在城市的大醫院中也偶有發生。
病因病理
在觀察產程中,正確估計胎兒大小、了解胎位和先露部位情況,以及防止急產,都是很重要的。對枕后位而有出口狹窄的產婦進行產鉗助娩時必須做大側切,必要時還可做雙側切開,注意保護會陰。會陰正中切開,在操作熟練人的手中,有其優越性的一面;但是操作技術不熟練、會陰又保護不好時,可能使會陰正中切開處的傷口繼續向后撕裂,導致Ⅲ度裂傷,這一點是值得引起注意的。
病床表現
會陰Ⅲ度裂傷發生在第二產程,在胎頭著冠時,助產者可能察覺到會陰部有撕裂感。分娩后即時發現Ⅲ度裂傷而縫合。由于破裂程度不同,癥狀亦有輕重,如括約肌只有部分撕裂,則只當大便稀時不能控制,虛恭不能控制。在這種情況下患者盡量設法使自己大便干燥。控制大便主要依靠肛門括約肌,在腹壓增高時不致使大便突然溢出,但自主管制大便反應不僅依靠括約肌,還要依靠提肛肌。嚴重者即使干燥大便也不能自控,外陰經常被大便污染。我們有一患者,年齡已43歲,干大便一直能控制,來院的主訴是二年來大便有鮮血,這是由于直腸粘膜損傷所致。
檢查時可見會陰部消失,陰道和直腸的末端相通。肛門后面皮膚呈放射狀皺紋,括約肌斷端退縮處在肛門兩側形成小凹陷。肛查時囑患者向內縮,可試驗其括約肌的管制功能。如直腸也有撕裂,直腸粘膜呈紅色,向外翻出。
診斷鑒別
(一)分娩時撕裂 會陰Ⅲ度裂傷發生在第二產程,在胎頭著冠時,助產者可能察覺到會陰部有撕裂感。分娩后即時發現Ⅲ度裂傷而縫合,傷口愈合一般良好。
(二)陳舊性裂傷 在檢查時一指伸入肛門,囑患者用憋住大便的方式用力向內縮,這時肛指不感到有括約肌的收縮感,并由于撕裂肌肉斷端回縮,在肛門側方可見到小凹陷,在撕裂處可找到環形的肌肉斷端。
治療預防:手術修補術
(一)分娩時撕裂修補術 分娩時會陰撕裂修補術,也可以說是新鮮會陰Ⅲ度裂傷的修補方法。修補時間:應在胎盤娩出后,在患者的一般情況允許下立即進行;否則,修補也可推遲12—24小時。
1.術時要點 新鮮的傷口無疤痕組織,容易愈合,但有時撕裂的肌肉零亂,必須認清層次。游離直腸壁不必過多。括約肌力量強,可用絲線或Ⅱ號鉻腸線縫合。因術前無腸道準備,傷口容易感染。修補直腸前壁時,第一層不得穿過直腸粘膜,如線穿過粘膜,在直腸腔內打結,最主要的是第一針的縫合,如看不清,可將一指放在直腸內做指示。縫合括約肌可用Ⅱ號鉻制腸線或用中號絲線,先將括約肌提起,試其有無力量。將提肛肌縫合完畢,再縫合括約肌,由內向外縫合,便于操作。縫合陰道壁以前,用生理鹽水沖洗傷口,在傷口周圍可注射抗生素,以減少感染的機會。
2.術后處理 分娩時撕裂修補術基本與陳舊性撕裂修補術的術后處理相同:①如患者系由外院轉來,在外面的操作情況不明,應首先肌肉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1500單位;②術后臥床,無渣飲食,保留導尿管(接消毒瓶)5天,以避免傷口污染;③每日口服鏈霉素1.0克,連服5天消毒腸道;④口服復方樟腦酊2毫升,每日3次,共3天,以防止術后三日內排大便;⑤如第五天仍不大便,可口服石臘油30毫升或用油劑灌腸,灌腸必須由術者自行操作,避免動作粗暴,將肛管穿破傷口;⑥術后第5~7天傷口拆線。
(二)陳舊性裂傷修補術分娩時撕裂修補術后傷口愈合不佳,或者產后會陰撕裂未被發現,即成為陳舊性(Ⅲ度)裂傷。修補時間須待產后6個月后。
常用的手術修補方法有二種:①分層法;②粘膜瓣法。分層法多應用于新鮮Ⅲ度裂傷。
(1)分層法 手術步驟如下:外陰有陰道消毒:用肥皂水、紗布擦洗外陰及陰道,用清水沖洗干凈,再用新潔爾滅1∶1000沖洗外陰及陰道。直腸內置紗布卷以避免腸道分泌物溢出。切開陰道壁前,可再用75%酒精消毒。
暴露手術野:鋪消毒單,將小陰唇向兩側分開縫在大陰唇和消毒單上。
切口:以組織鉗挾持破裂的直腸陰道壁的末端,在陰道粘膜和直腸粘膜交界處做切口,旁達肛門兩側的凹陷的側方,即肛門括約肌縮入斷端的皺褶側方。修剪去剩余的疤痕組織。
分離陰道壁和直腸壁:用組織鉗牽拉陰道壁,以彎鈍頭剪刀伸入陰道直腸的分界面,鈍頭朝前方,邊向上頂邊分開鈍頭,在中線分開陰道壁和直腸壁。以紗布遮蓋手指,向上并向兩側剝離,盡量游離直腸。游離面廣,則在縫合直腸壁時張力可以減少,避免縫線處裂開而影響愈合。
修補直腸前壁:第一層用鉻制00號腸線間斷縫合,不穿過粘膜。第一針最重要,應縫在傷口頂端以上,第二針在頂端處,間斷縫合,二針之間相隔約1/2厘米。第二層用連續倫勃氏縫法,開始在第一層第一針的上方,增強并埋藏第一層。最好能再縫第三層,包括一些肌纖維和結締組織,將第二層翻進去,并將直腸推向后方。
尋找肛門括約肌斷端,縮入的肛門括約肌斷端可在肛門皮膚皺褶的凹陷部找到。首先,以彎血管鉗伸入皮下組織分開空隙;再以組織鉗伸入此空隙,爭取一次大把挾出括約肌的斷端,避免數次拉扯,以致成殘留很少肌纖維的損害。將兩側斷端找到后向中線牽引,一指伸入肛門,體會肛指有無被縮緊的感覺。括約肌用2—3針中號絲線縫合。縫合括約肌可在步驟(7)以后進行,因為縫合括約肌后外口變小,影響內部提肛肌的縫合。
對稱縫合提肛肌。
以后依照陰道后壁修補術,注意建立會陰體。
(2)粘膜瓣法 此法不需縫合直腸壁,感染機會較少,有其優點。如直腸缺損較寬,疤痕多,用分層法縫合張力大,影響傷口愈合,適用于直腸壁裂口較短的病例。如裂口長,為了遮蓋裂口,翻下來的粘膜瓣亦需較長,則恐其遠端的血液循環不夠。步驟如下:
①消毒外陰。
②暴露手術野。
③陰道切口及剝離陰道壁粘膜瓣在陰道后壁做倒置V字切口,形狀如“半圓形”,切口兩側下端在肛門皮膚皺褶凹陷的外方。以左手食指伸入陰道,大指在陰道內,用組織鉗向外牽引陰道粘膜,以紗布遮蓋手指向下剝離陰道壁,直至裂口的末端以上,避免粘膜瓣過薄或穿孔。此步操作必須小心謹慎,如粘膜中部穿孔則前功盡棄,只能再改用分層法。
尋找并縫合肛門括約肌,縫合提肛肌等。以下步驟同分層法。
手術完了后,過剩的粘膜可伸在外面在新肛門的前方如痣瘡樣。此時不宜將粘膜剪短,但可將粗糙面對合,術后粘膜可以回縮。偶有術后患者感到突出物不適,可在局部麻醉下切除。
3.注意事項 為了避免手術失敗,必須注意下列事項:①感染引起傷口裂開,手術野即在肛門周圍,手術者常需一指伸入直腸做指示,因此術前腸道準備,術前直腸內塞入紗布,肛指伸出后換手套,隨即用酒精紗布由前向后涂擦肛門周圍。縫合陰道壁前,傷口用消毒生理鹽水沖洗一遍。如有出血或感染的可能性較大的患者,在縫合陰道壁時,可置橡皮條引流,保留48小時后抽出。②在分層法手術中直腸陰道瘺常發生在頂端,所以頂端的第一針和第二針縫合很重要。同時要游離足夠的直腸面,以免縫線的張力過緊。③由于裂傷時間已久,括約肌萎縮或形成疤痕組織,常可導致括約肌功能不佳。因此,術前數日應在肛門皮膚皺褶凹陷處牽引括約肌,以了解功能情況;術時于該處再次試驗括約肌,如括約肌無法縫合時,必須很好地將提肛肌及會陰體肌肉加以縫合,必須很好地將提肛肌及會陰體肌肉加以縫合,以便有效地控制大便。④術后雖然控制大便功能恢復,但外觀上陰道口直連肛門,無會陰體。術時應注意縫合會陰體肌肉,可縫合二層,使陰道粘膜面和會陰皮膚面形成直角。⑤在屢次修補失敗的病例,可采取皮下切斷肛門括約肌的方法,以避免傷口的張力和肌肉痙攣。一般在5點鐘處進行切開。臨床實踐證明,此法效果良好。
4.術前準備 手術時間:陰道修補術最好選擇在生育任務已完成的婦女中進行。有咳嗽及貧血的患者應先對咳嗽治療,并糾正貧血。手術時間選擇在月經后,如術后即來月經容易造成傷口感染。
修補前一周開始服用琥珀酰磺胺噻唑,每日4次,每次2g。琥珀酰磺胺噻唑有消毒胃腸道及輕瀉劑作用,可以預防感染并有利術后大便。如無琥珀酰磺胺噻唑 ,可口服鏈霉素每日1g,或新霉素每日1g。
在近絕經期或絕經后婦女,可于術前一周開始給一少量雌激系,以改善陰道血液循環,使上皮生長,促進愈合。
術前3日給無渣半流食。術前3日用0.25‰碘液沖洗陰道,每日二次。0.4‰高錳酸鉀坐浴,每日2次。術前一日清潔灌腸。
5.術后處理 繼續服用琥珀酰磺胺噻唑一周,或服用鏈霉素或新霉素。繼續服用少量雌激素一周,避免在一周內發生撤退性出血。繼續無渣半流食5天。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