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這本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但如今不少“準媽媽”,說到生孩子,會毫不猶豫地說:“我可不想遭那份罪,早就想好了,到時候就挨上一‘刀’”。
據南方醫院婦產科余艷紅教授和廣州市第二人民醫院婦產科主任陳敦金介紹,近年來,40%~50%的產婦選擇剖宮產,有的醫院甚至達到了60%,這其中有相當多的孕婦本來可以正常分娩,卻迫切要求剖宮產手。其理由是剖腹產分娩可使孩子少遭罪,自己為免受分娩之苦,也寧肯挨一刀。而據有關資料表明,在國外,產婦的剖宮產率一般控制在15%~20%之間。專家提醒說,剖宮產畢竟是一種手術,如果檢查一切正常的話,最好選擇自然分娩。
怕痛“臨陣”選擇剖宮 26歲張女士,第一次懷上小寶寶,平時對這個將要出世的小家伙呵護備至,好不容易十月懷胎,馬上要進入臨產期了,各項檢查本無異常,在預產期越來越近的時候,張女士的心里是既緊張又幸福,心里摸不準是要自己生還是剖宮產,經過醫生的檢查,張女士身體條件十分好,完全符合順產的條件,而且醫生告訴她,現在醫療技術發展很快,生下小寶寶對母親本人基本不會產生什么大的影響,張女士在醫生的安慰下,安安心心地進入病房待產,但當她進入病房待產時,聽到別的產婦生產時的痛苦的叫聲,看到她們那種苦不堪言的情形,心情又緊張起來了,好不容易自己進入產房,才剛剛有一點宮裂,張女士便痛得無論如何也受不了,無論醫生怎么勸說,堅持要求剖宮產。
三種原因致剖宮產率高 余艷紅教授認為,目前剖宮產率上升是個普遍現象,有多種原因。
首先,怕痛。這與產婦及其家屬對剖宮產的錯誤認識有關系,如上述的例子中,這位產婦本可以自己生產的,但臨陣害怕疼痛,最終選擇了剖宮產。余教授解釋說,自然分娩是人類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也是女性的一種本能。當然,在分娩過程中,由于子宮陣陣收縮,產婦會有腹痛而且相當劇烈,由此帶來肉體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緊張,但是,這些都是暫時的,也都是可以承受的。所以,對于絕大多數健康的正常孕婦來說,自然分娩并非是什么難題。專家提醒,現代準媽媽迫切需要接受臨產前的心理輔導,幫助她們消除對分娩疼痛的恐懼,樹立足夠的信心和心理準備。
其次,認為剖宮產可以降低生產的風險。高齡產婦比例增多,她們中大多數怕出意外而主動選擇剖宮產。
第三,現在的社會醫療壓力過大,有些醫生為避免醫療糾紛,只要稍有異常就采取剖宮產結束妊娠。陳敦金主任解釋說,隨著現在剖宮產手術技術比較成熟,種種原因導致很多人干脆將剖宮產作為一種安全的選擇。
剖宮產母親胎兒都受影響 余教授介紹,與自然分娩比較,剖宮產畢竟也是一個手術。雖然現在的醫療技術水平已經大提高,但既然是手術,對孕婦身體的損害就遠遠大于自然分娩。
媽媽:產后出血率增加 余教授介紹說,首先對于產婦來說,手術對于母親是一種創傷,剖腹手術對母體的精神上和肉體上都是個創傷。手術時麻醉意外雖然極少發生,但并不是說不可能發生。手術時可能發生大出血及副損傷,損傷腹內其它器官,陳主任說,有數據表明,自然分娩的產后出血率大約是4%~6%之間,而剖宮產的產后出血率竟有10%之多。
寶寶:患肺炎幾率增加 陳主任介紹說,剖宮產的嬰兒因為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肺內存有大量的水分,出生后易患濕肺、呼吸窘迫綜合癥、肺透明膜、新生兒肺炎等。因為自然分娩的胎兒經過產道的擠壓,有利于其肺部羊水的排除,增強肺功能,還可刺激胎兒的血液循環。而剖宮產的胎兒要比自然分娩的胎兒需要更長的時間適應外界的變化。國外的有關研究表明,剖宮產的兒童,日后在應急能力,心理發展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問題。
剖宮產最好救命時才實施 陳敦金主任認為,如何選擇分娩方式,應根據產婦自己的身體狀況和胎兒的發育情況,聽從醫生的意見。至于什么情況下必須要實行剖宮產,陳主任認為有一個總的原則:因為剖宮產畢竟是一種手術,手術只有在挽救病人的生命時才實行,而一般情形下,最好選擇自然分娩。臨床上判斷是否需要剖宮產的條件是:胎兒大小、產道(骨盆)情況、產力(宮縮)情況和精神因素。據介紹,以下幾種情況可以考慮剖宮產,胎兒過大,母親的骨盆狹窄或畸形無法容納胎頭。分娩過程中,胎兒出現宮內缺氧,短時間內無法順利娩出。母親患有嚴重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無法承受自然的分娩。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