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婆媳關系”是我最為關注的論壇。不過我屬于潛水一族,在網(wǎng)上天生就不愛說話。看到那么多的姐妹都在這里暢所欲言,我又有點心癢了。呵呵!(我是個極愛笑的人,但在網(wǎng)絡里,我想“呵呵”代表微笑剛剛好)
我媽是我最佩服的人,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農(nóng)家婦女。
她深深影響了我,有些甚至是她自己都不了解。在我我印像里,她只識為數(shù)不多的幾個字,像“人、口、手,上,下”。她從不讀報,也沒有看書的習慣。小時候上學,有不懂的地方,我也從來沒問過她。
可是今年國慶節(jié)回老家,我聽到我妹的三周歲的小孩,奶聲奶氣的背誦兒歌,“小小針管亮晶晶,針管里面藥水清,打針不怕真勇敢,……”
我問是誰教的,他說是姥姥。我很吃驚的,“媽,您不是不識字嗎?”
“誰說的?你們買給他的書,他爸媽也不教他,我教了他很多首呢!”
真的,在我的印像里,她就是不怎么識字的。我們從來不敢放她一個人乘做火車,她一個人到過的地方就是離我家五里遠的鎮(zhèn)子上的集市。她甚至都沒獨立地到過縣城。
我說,您可真有點讓我刮目相看啦!
俺娘笑了,是那種很得意的笑。
(2)我奶奶與她的兒媳婦們
我媽的婆婆,今年七十有三。她有四個兒子,在她生過第三個兒子后,她是盼著有個閨女的。可是偏偏不湊巧,四兒又是個兒子。這四個兒子分別是屬馬、羊、兔,馬。在那個貧窮的年代,帶大四個能吃糧食的兒子是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她的婆婆也是四個兒子,所以她的婆婆是什么都沒幫過她。
奶奶的四個兒子里,最懂事最文靜的是老四,用奶奶的話說,就像個閨女兒。他學習最好,后來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
最滑頭的是老三,他上樹掏鳥,下河摸魚,沒人能管得住他。十來歲時,有次他白著小臉和奶奶說,媽,我再也不下河了。
奶奶還納悶呢,這孩子咋改性格兒了呢?
后來聽鄰居說,那天下午,老三一個猛子扎河里,差點沒上來。幸虧村里有人救了他。老三倒是講義氣的人,后來發(fā)達了,給了那個人不少好處。
我曾經(jīng)問過我媽,奶奶最疼的兒子是誰。我以為是我四叔,可是我媽說,是我二叔。二叔是奶奶最喜歡的孩子,他是哥兒四個里面長相最好的,從不給父母惹事。讀到高中畢業(yè)就到鄉(xiāng)里謀了個文書的工作,奶奶是一直盼著他能轉(zhuǎn)正,后來沒轉(zhuǎn)成,奶奶失望了好一陣呢。
奶奶最忽視的兒子,是老大,也就是我的父親。他們之間的關系一直不是很好,父親是個不擅言辭的人,他不說,但是很多事他心里都有。奶奶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有個好兒子,不如有個好兒媳。
奶奶在對待兒媳的態(tài)度上,一直信奉“一碗水端平”。不過這水真能一直端得很平嗎?
二叔娶的是村里的姑娘。年輕的時候,二嬸和二叔生氣就往娘家跑。然后就是奶奶一邊罵著自己的兒子不懂事,一邊去二嬸的娘家把她勸回來。二嬸的娘家是東北的,落戶到我們村。二嬸的媽一口的東北話,看書讀報樣樣不落。現(xiàn)在是老得分不清東南西北了,可是在原來也是個不好斗的角色,二嬸的很多主意都來自她媽。
三叔娶的是鄰村的姑娘。三叔和三嬸是經(jīng)人介紹后自由戀愛。那時三叔當兵,他們的通信有幾十封,在三叔復員后,一直壓在三叔屋里的炕席子下。三嬸是奶奶最喜歡的媳婦,三嬸大個兒,能干,心眼兒好使,是唯一結(jié)了婚和公婆生活了一段時間才分家的媳婦。用我媽的話就是,“自從三媳婦進這個家的門兒,我是解脫了不少。”
在三嬸沒進門兒之前,爺爺奶奶三叔四叔的衣服、鞋襪都是靠我媽一針一針縫出來的。三嬸進門她算是有了接班人,所以我媽和三嬸的關系很好,像姐妹。
四嬸是個城里人。她和四叔的婚姻就是論壇里經(jīng)常討論的“城鄉(xiāng)結(jié)合”。我想她和四叔結(jié)婚這些年,面對四叔強大的“農(nóng)村老家”的隊伍,一定感慨萬千。
(3)我從小到大和二叔一家接觸不多,而三叔和四叔和我家的關系都好,所以下面要提到的也是他們的故事。
三叔屬兔,我不知道屬兔的人是不是生性都浪漫。三叔是個浪漫而有才華的人,我聽奶奶說,他上學時,課本上自己畫很多的畫兒。當然,他不是個老師喜歡的孩子,不過他想畫什么便畫什么倒也自得其樂。三叔畫畫,沒有老師,屬天賦。
他當過兵,畫過畫兒,做過生意,人生中的大起大落,在他的身上都充分得到展現(xiàn)。
他是個很聰明的人,很有做生意的頭腦。他是村里第一個擁有摩托車,彩電,小轎車,別墅的人。他風光的時候,左擁右護的,身邊圍滿了人。等他生意失敗,再也起不來時,他也是個能隱的人。
我在寫到他的時候,忽然有種不知從何說起的感覺。
我記得他畫得很好的畫,在我小學時,他曾經(jīng)給學校畫過教材。就是那種貼在小黑板上的畫片。
他還做過木匠,畫過玻璃畫兒。我家到現(xiàn)在還留著他做的第一個大衣柜,玻璃柜門上有他畫的蒼松翠柏,還有一只覓食的回眸的老虎。
后來他做生意,從山西大同運回皮子條,就是那種做皮鞋的皮子。召集村里一幫婦女在家的院子里剪鞋墊,鞋跟。這幫婦女里有我媽,有我二嬸。那時三嬸記帳,誰一天剪了多少付鞋墊,她都記錄下來,然后活兒做完時按記錄給她們發(fā)工錢。
我想那段時光是三嬸最幸福最快樂的吧?三嬸是個理家的好手,她把家里上上下下收拾得干干凈凈。她與妯娌合睦,孝順公婆,是個人見人夸的好媳婦。如果三叔一直不再發(fā)展,一直運皮子,他們會不會不離婚?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因為三叔實在是個多情的人。我不知道是不是屬兔的男人都多情,我只是在我談戀愛的年紀從心里拒絕找屬兔的人做男友。
三叔和三嬸的婚姻維持了幾年。我實在不能確切的記住是幾年,因為他們從孩子五歲時,就一直在辦離婚,吵吵鬧鬧一直拖了四年吧?是三叔生了外心,所以爺爺奶奶始終是站在三嬸這一邊的,為了讓他們不離婚,爺爺奶奶尋死覓活的,他們和三叔對立的場景是我見過最難忘的。
三叔靠皮子賺了錢,又開起印刷廠。那時印刷還沒有如今發(fā)達,現(xiàn)在印刷是膠印機什么的,原來就是鉛印,靠鉛字排版。還是靠拔頁機印刷。第二個三嬸就是那時候出現(xiàn)的,(第二個三嬸姓趙,就權(quán)且稱她小趙吧)。
三叔什么都沒要,為了離婚,他什么都沒得到。
他把錢和存折都給了三嬸,包括爺爺奶奶給他們蓋的三間房子,他統(tǒng)統(tǒng)給了三嬸和孩子。當時爺爺奶奶天真的以為,他一無所有,守著一堆破印刷機,早晚會回到三嬸的身邊。可是沒想到,三叔一和三嬸離婚,就和小趙在一起了。爺爺把三叔臨時住的房子窗戶上的玻璃全砸了,連暖水瓶都踹子。還下令不許我家,和二叔家理他們。
小趙很年輕,二十出頭兒。她為了愛情也好,別的也好,和三叔在一起了,開始的日子也受了很多苦。他們住在村里,用爺爺?shù)脑捳f,就那么一零破機器。別的什么生活用品都沒有。窗戶上連塊兒玻璃都沒有,全拿塑料紙糊著。
誰都覺得爺爺奶奶做得太絕情,卻沒人敢言語。媽在背地里和我說,“誰和你兒子過,誰就是你的兒媳婦。”可是爺爺奶奶不這么認為,他們發(fā)誓,只有一個三兒媳,永遠都只承認那一個。
在三叔和小趙最困難的時候,媽背著爺爺奶奶和他們來往,給他們送去糧食和年貨。
后來印刷廠辦得不錯,三叔又有些錢了。就又蓋了新房,很大的一個院落,帶東西廂房的那種。房內(nèi)的設計也是當時最流行的,曾經(jīng)說過千次萬次再也不管他的事兒的爺爺親自掌舵,幫三叔看著把房子蓋起來了。
至于小趙這個媳婦,她不會說好話,再加上從前有爺爺他們鬧過的那一段,所以和爺爺奶奶并不親近,可是她舍得花錢給爺爺奶奶買東西,包括衣服,新鮮的水果。她對待妯娌也是如此,夏天給妯娌買布做衣裳,過年給妯娌買昵料的半大衣。三叔到底是爺爺?shù)膬鹤樱x婚事件過去后,他待爺爺奶奶一如既往。
爺爺奶奶對于小趙送上的東西,全盤接收。但他們之間是少了最起碼的感情。他們也在心里拿小趙和原來的三嬸做比較,比來比去還是覺得三叔沒福氣,還是原來的三嬸好。
后來三叔結(jié)束了印廠的生意,做起了別的生意。后來他有了別墅,有了汽車。光是汽車就換了好幾輛,用的時間最長的是一輛捷達車。
小趙和三叔在一起過了幾年安穩(wěn)的日子吧?她也給三叔生了個兒子,只不過她很少來奶奶家,那個孩子我在暑假的時候照看過幾天,很可愛,在炕上爬來爬去。那個小孩只認得姥姥家的人,不認得我們家的人。
三叔開的工廠在小趙娘家所在的鎮(zhèn)上,離我們村很遠很遠。
小趙和三叔一起生活了不到十年。三叔的第二次離婚應該辦得很順利,我說“應該”是因為,他辦離婚,這次爺爺奶奶根本沒插手。什么都沒說,只是私下里可憐那個孩子。三叔和小趙辦了離婚,也給了小趙一筆錢,這筆錢多大的數(shù)目家里人都不知道。只不過小趙的弟弟娶的是我們村的一個姑娘,小趙的弟媳回村時曾和別人講過,說小趙拿了三叔好多錢,在他們離婚之前就存了很多私房錢。
我想小趙也是個普通的女人,只不過她就是打落了牙,也得自己忍著淚往肚子里咽。她的婚姻是不被爺爺奶奶看好的。是她的出現(xiàn),讓三叔背上了負心的罵名。在我的記憶里,她沒有在爺爺奶奶面前掉過一滴眼淚。
她平靜的出現(xiàn)在我們家,又平靜的離開。
三叔是個過路財神,我看到的聽到的,曾經(jīng)跟他混的人都發(fā)了財,買了樓買了車。
他和小趙離婚之前,我曾經(jīng)見過我的第三個三嬸。
那年暑假,我放假在家。三叔來家里,說讓我去他樓里住幾天。他在縣里買了一幢二層的小樓。他和我媽說是來了個女客戶,讓我陪著住幾天。我媽答應了。
在車上,他說,誰都別跟說,咱家就先讓你看了。
那時我也小二十了。我沒吱聲,在樓里見著了小王。我如今的第三個三嬸。這個三嬸只比我大三歲,當時我只覺得不可思議。三叔找了一個比他小一輪的女孩。
小王是個很漂亮的女孩,一眼看去就能讓人輕易喜歡上的女孩。
我們因為年齡相近,所以很談得來。
后來她嫁給了三叔。一直到現(xiàn)在,三叔的生意越來越走下坡。都說東北女人不好啊什么的,小王給我全家的印像始終都不錯。爺爺奶奶也很喜歡她,我想多大程度是因為三叔的年齡比人家大,另外也是因為三叔的生意在這么不好的情況下,人家還死心塌地的跟著他,畢竟她是在三叔還算有錢的時候認識三叔的。所以家里對她的要求不高,只要能踏實的跟三叔過日子就行了。
前面提過的那個爺爺奶奶最中意的三兒媳婦。后來在她娘家那村又嫁了人。嫁的人很老實,后來兩次懷孕,兩次生產(chǎn),分別都是雙胞胎,都沒有成活。所以她到現(xiàn)在為止就只有和三叔的這一個兒子。
她的老公對她也還好吧,反正農(nóng)村人沒城里人那么講究,只要踏踏實實過日子就是好男人的表現(xiàn)。如今三叔家的堂弟也二十多歲了。前段時間剛剛訂婚,爺爺奶奶,二叔一家和我家都去了。
堂弟是個心眼很好的孩子,離開我們村有十幾年,但是大家關系都不錯。他還經(jīng)常帶著女朋友來看爺爺奶奶。只是他媽媽的身體不好,我想這可能和那兩次不成功的生育有關,生育真的能害得女人元氣大傷。
加在她身上的病有,甲亢、靜脈曲張,糖尿病。我很少見到她,只是聽我媽說,她見了爺爺奶奶仍然叫“爸,媽”。逢年過節(jié)仍讓兒子拿著雞鴨給爺爺奶奶送來。
他家的房子正對著我們家的一塊地,有時忙的時候,被堂弟的繼父看見了,還會幫著我家干活。
堂弟變得越來越懂事,我想這也與爺爺奶奶的教育分不開。從小爺爺奶奶最疼他,他也最懼爺爺,爺爺說的話他都聽。
我的第二個三嬸小趙,她和三叔離婚后,也是嫁了村里的人。那個男人自己有孩子,小趙把自己的孩子我的小堂弟放在她娘家照看,她是自己嫁過去的。小堂弟是跟著他姥他姥爺生活。現(xiàn)在也十來歲了,我見過他的次數(shù)有限,本來爺爺奶奶對小趙的感情就不深,對這個孩子的感情也不深,沒有什么想念。
前邊我說了,小趙的弟媳是我們村的。是她回來說,小堂弟越長越大,他經(jīng)常拿了三叔的照片偷偷哭,還說長大了要回來看我的爺爺奶奶。我媽聽說的時候,眼圈紅了,她在和我學說這一段時,我心里也是酸酸的。
三叔生意失敗之后就離開了我們村。他欠了別人的錢,能還的,爺爺奶奶在變賣了三叔的能賣的一切東西之后,替他還了。不能還上的,也隨著他的離開,再沒有人來要。隨著三叔的離開爺爺奶奶總算過了幾年安生的日子。但是他們實在是惦記著三叔,前不久三叔回來過,提到他們準備生個孩子,奶奶連著幾天不出屋,又縫了好多的小褥子小被子,小棉襖棉褲的讓三叔帶走了。
三叔每次回老家,都會給我打個電話。只是一句簡短的問候,再無其他。我們之間從不深聊,好像是隔著什么似的,我是看著他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他從前起起落落的生活家里人知道的我知道,家里人不知道的我也知道。每逢我和四叔一家聚在一起的時候,我和四叔會不約而同的想到他,會給他打個電話。
三叔的故事講到這兒就結(jié)束了。曾經(jīng)他也是個在我老家出了名的農(nóng)村企業(yè)家。我一直想寫寫他,可是筆拙,始終是不成句的。
(4)四叔只比我大十二歲,和我一個屬相。
我聽媽說,在我不到一周歲時,爸在沙廠里上班。四叔給她做伴,四叔尿炕把褥子尿濕了都不敢吱聲,媽就把我的草褥子給他鋪。每天早上,媽起來做飯,喂豬,就把我放在四叔的腿上。四叔坐在門檻上打盹,一不留意臉上就被我撓兩道。
四叔近視眼,是上學時累的。那個年月,四叔上高中。連高梁米都吃不飽,媽把手里僅有的五塊錢偷偷給了四叔,就那五塊錢讓四叔在心里記了很多年,一直到現(xiàn)在。
四叔的頭發(fā)一直是我媽給理,一直到他大學畢業(yè),參加工作,結(jié)了婚以后他才進理發(fā)店。
四叔娶的是城里的媳婦。我一直都覺得四嬸是個挺不錯的女人,她沒有城里人的矯情。不管樂意不樂意吧,十幾年了,逢年過節(jié)都要跟著四叔回老家。
奶奶作為婆婆,她以為她自己是很會辦事了。事實上,一碗水端在手里不是總能那么平衡的。
四叔在城市里工作。老家的人很少去麻煩他。不像我在論壇里見過的那些姐妹的公婆,以為自己兒子住城里了,就想到城里跟著兒子享清福去。
我的爺爺奶奶,他們一輩子生活在農(nóng)村里,舍不得農(nóng)村的生活。四叔經(jīng)常叫他們?nèi)コ抢镒⌒┤兆樱淮未伪凰麄兙芙^。他們在農(nóng)村生活慣了,手里存了幾個錢,糧食呢,有二叔和我們家提供。
四叔逢年過節(jié)都給錢的。給的數(shù)目我不清楚。不過爺爺奶奶是不缺錢的人,爺爺開了一輩子的飯店,賺的錢給兒子們蓋房,娶媳婦。包括供四叔上大學。四叔結(jié)婚的時候,奶奶給錢了,按照農(nóng)村的禮數(shù)。
四嬸的父母都是通情達理之人。尤其是四嬸的父親,他相中了四叔的為人。
四嬸經(jīng)常給爺爺奶奶買衣服。國慶節(jié)這次回家,還分別給買了一套。我奶奶穿著新衣服和我說,這衣服肯定貴不了。
我也實在,我就實話帶笑話的說,兒媳婦給您買了您就可勁兒穿唄,貴不貴的都是人家的一片心哪,可不能這樣說話。
奶奶聽了就咧嘴笑,也沒再說什么。
后來四嬸和我們說,哪有像奶奶這樣說話的?問我的工資數(shù)。我說我們醫(yī)院效益不太好,快發(fā)不起工資了。你猜奶奶說什么?她說,發(fā)不起也沒關系,反正我兒子不會嫌棄你的,氣得四嬸哭笑不得。
四嬸的話,聽得我和媽媽哈哈一笑。真是不能評價奶奶的不是,如果承認是奶奶說錯話了,四嬸會更覺得自己有理。不過,奶奶的確是說錯話了。這叫婆婆說的話嗎?原來四嬸的工資一直是比四叔高,奶奶從來沒說過什么,現(xiàn)在四叔工資高了怎么就出來“嫌棄”兩個字了呢?
奶奶是個農(nóng)村婆婆,她身上有農(nóng)村婆婆的劣根性。可是她的心是善良的,我想她的本意也是想給媳婦吃定心丸。
我想,四叔和四嬸在因為老家的問題上也一定起過不少爭執(zhí)。我也了解,農(nóng)村條件不好,冬天的時候海風一吹,骨頭都疼。四叔他們回家過年,四嬸肯定是不樂意。四叔是習慣,回家過年,全家都聚在一塊兒,開開心心吃幾天。小堂妹高興是因為到了老家,爺爺奶奶大媽大爹寵著她。小堂妹只要回老家,就是住在我家,和我媽睡一炕上。她小時候在幼兒園里呆得營養(yǎng)不良,被送回老家,是爺爺看大她的。
四叔給錢,明是明的,暗是暗的。明錢就是四嬸給準備的錢。暗的就是背著四嬸給的。國慶節(jié)時,四嬸和四叔說,要不咱把春節(jié)過年的錢也給爺爺奶奶,咱春節(jié)就不來了。
四叔瞪她一眼,“這離春節(jié)還挺遠的,到時再說吧!”
四嬸也說錯話了,在她眼里,逢年過節(jié)給幾次錢,就算盡到孝了。她還是不了解四叔是土生土長的農(nóng)村人,他有農(nóng)村人的情結(jié),不管在城市里生活多少錢,有多少所房子,他骨子里還是脫離不了農(nóng)村。
四叔對我媽也好,他說,長嫂如母。小時候我媽沒少給他做鞋做衣服。
我想四嬸是不必擔心有一天等公婆老了會去麻煩她。爺爺奶奶早就給自己打算好了。自己手里有幾個錢,再吃著老大老二種出來的糧食,老四逢年過節(jié)看兩眼就行了。等老得需要人伺候的時候,身邊有老大媳婦就行了。
(5)我媽就是我奶奶的“老大家的媳婦”。
她在奶奶的眾多兒媳婦中最后一個出場。
我媽和我爸是姑表兄妹。我是第一次,在公眾場合里肯承認這個事實。從小到大,特別是我學了生理課,知道近親結(jié)婚不好,我就更介意這件事了。
沒錯,我奶奶是我媽的親姑姑。我小時候還想過,如果我媽不是嫁了我爸,而是嫁了別的什么人,我就又多了一門親戚,我得管我爸叫表舅,管我奶叫姑姥姥。你看我那時多傻,就沒想過,如果我媽不嫁給我爸,就根本沒我。
從小到大,我很羨慕別人家的孩子可以住姥姥家。我沒有姥姥,媽在十七歲時,姥姥就去世了。媽年輕時沒少吃苦,姥姥去世以后,她一個女孩子操持家,管著姥爺和小舅的生活。姥爺在我的印像里是個很傳奇的人。
姥爺脾氣大,年輕時賭過,好樂,皮影唱得好。還打過槍。和大姨是一對針尖對麥芒的冤家。大舅結(jié)了婚單過,小舅更小,沒有了姥姥的教育,后來長到三十歲都不成材。后來好壞是娶上一門媳婦。
媽嫁給爸那是奶奶的主意。是她回娘家和她的親哥哥說,要讓媽嫁給她的大兒子。爸老實人一個,但他沒情趣,脾氣很倔,現(xiàn)在老了老了,我覺得他是蠻可愛的了。我小的時候也恨過他,他打我,我就哭著說,再不和你叫爸了,叫也叫大哥。
爸一米七四,媽一米五五,可能人老了,身高也會縮,我也不足一米六,可是我現(xiàn)在和媽站一塊,我覺得她矮我很多。
媽說她和爸之間是父母包辦。爸也當過兵,那時媽的一個女朋友,她的未婚夫和爸在一個部隊里當兵。媽就約著她去部隊探親。爸在那時給她唯一一次主動買衣服,是一件襯衣,買回來,媽一看,傻眼了。心想,我就是再小,我也不穿小孩衣服啊,衣袖那么短,怎么穿啊?
爸也實在,一看媽嫌衣服小,就干脆把衣服退了回去。媽說,他們的婚姻一輩子都沒浪漫過。
爸退伍,他們結(jié)了婚。有了我。我出生時有新房住,爺爺蓋了四間房,爸與二叔家一人兩間。我在新房里出生的。
爸媽剛結(jié)婚,就被奶奶分出來了。
不分不行啊,奶奶也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小的是小叔,老是奶奶的公婆都健在,也是每隔幾個月輪到奶奶這邊。太爺爺可是個不妙的老頭兒,一直活到九十歲。
分家時,BM分到了半袋高梁米。那時還都在生產(chǎn)隊干活(我對生產(chǎn)隊沒印像,我只記得小時候去小隊的馬棚玩過)。晚上餓得實在受不了,媽就用老南瓜給爸熬了吃。
媽說,我應該是個大個兒,因為剛生下來時覺得我的胳膊腿的都挺長的,就是那年月餓的。她懷我那會兒,沒菜吃,硬是吃了幾個月的腌芹菜。剛把我生下來,就又想她媽,我姥姥,哭啊哭的就把奶給吊回去了。
沒奶吃,我餓啊,餓了我就哭。實在沒法,就吃雞蛋吧。唯一的一只雞,是姥爸給媽送來,想給媽殺了煮湯補身子。沒想是個還會下蛋的老母雞,媽沒舍得殺。我一天吃一個雞蛋。一個雞蛋咋能分三頓吃?首先在雞蛋小頭上敲個洞,把筷子伸進去攪勻,然后倒在熬菜的鐵勺上,倒點水,用手舉著放到爐子上蒸。我從小吃雞蛋長大的。一天吃三頓,蒸三次。
后來媽生了我妹,照樣是沒奶,不過可以買奶粉給妹吃了,她這孩子,就壓根不愛喝那東西。我也不知道她是吃什么長大的。反正我是吃了很多人的奶長大的,我媽給我認了好幾個干媽,直到現(xiàn)在,村里哪個大嬸看見我還說呢,小時候你可沒少吃我的奶呀!
后來前后院住著的嬸子嫂子,哪個生了小孩不下奶的,都會來我家請我。請我去吸奶,三嬸的我吸過,后院住著的大嬸,我也吸過。那年月,好飯好菜,還能吃奶,我像得到了補償一樣,把我吃得又白又胖。
奶奶在給爸去提親時,和姥爺說,我一定會對**好,就像親媽一樣,我是她親姑還能坑她?
我媽嫁過來了。有了我和我妹。
二叔也娶了二嬸,有了一雙兒女。
爺爺后來給三叔蓋了三間房的同時,又在旁邊蓋了三間,一共六間。這六間房里肯定是三間是三叔家的,另外三間的去屬就成了問題。按理說,我家和二叔家都是出了錢又出了力的,唯一的區(qū)別是二叔家有男孩,我們家沒有。
這時奶奶和媽說,讓老二家搬去住吧,她一直不讓我省心,在我面前老惹閑話,她搬走了,這邊就剩咱們娘倆。再說南邊從前可都是亂墳崗,我怕你身板壓不住啊。
三叔和二叔家都住了新房。只剩我們和奶奶住對門。四間對三間,好像是我家賺了啊。事實上媽說,誰不想住新房呢?最早蓋房時什么材料?再蓋房又什么材料呢?
爺爺原來是公社飯店有名的廚師,后來自己開了飯店。我記得那時奶奶也就五十來歲吧,她把地分了三份給兒子們種。她和爺爺在鎮(zhèn)上,當然,爺爺?shù)氖炙囈袀傳人。這個傳人不是別人,是二叔。我也納悶,為什么不是我爸?在這個家里,他曾經(jīng)干得最多。奶奶和媽說過,她說我爸笨,干不了這細致活兒。
爺爺?shù)氖炙噦鹘o了二叔。那時開飯店允許我們?nèi)牍伞 敔斶是愿意帶著兒子們致富,所以爺爺占二分之一股,二叔家有男孩占四分之一股,三叔自己有能力,不指望這個,我們和三叔家共同占四分之一股。
媽覺得委屈,可是說不出什么,誰讓爸是個笨人。所以爸對奶奶有意見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那時二嬸在里面當小工,二嬸家的兩個孩子都在他們姥家吃飯。媽也想多賺點錢,也張羅著去飯店,奶奶說,孩子咋辦,媽一狠心,讓她們自己做飯。
媽也去了飯店,我和妹上小學,每到中午做飯時,我倆就打架,我們都不愿意燒火,都想掌勺,于是各做各的。
爸除了種莊嫁,就是賣雜貨。原來姥爺賣過泥人,爸在這里也算一種繼承吧。我不知道為什么在奶奶眼里爸就是個笨人。其實爸的手很巧,他用氣球會做各種小動物。有一年春節(jié),我還和爸做了各種氣球到集上賣,有很多人買。
廚師是個職業(yè),這個職業(yè)一直到現(xiàn)在,在我們鎮(zhèn)上都是很吃香的。不管誰家,大事小情總免不了炒菜坐席。爺爺和二叔經(jīng)常被請來請去,吃過他們炒的菜的人,再到別家坐席,都學得挑剔。
我們每次回老家,有些特殊的菜也都是爺爺做。比如說熘肝尖,熘腰花,糖醋里脊。
媽媽是奶奶的侄女,也是奶奶的兒媳婦。媽心眼好,對爺爺奶奶一直都不錯。我們和奶奶家住對門兒。爺爺住飯店習慣了,好吃,奶奶相對來說太節(jié)儉,什么都舍不得。
媽無論做什么吃的,從來都沒落下過他們。就是煮碗素餡餃子也要我們給端過去半碗。
奶奶家的有線電視是二叔家安的時候帶出來的。奶奶的電視是四叔家換下來的。奶奶這的電話是我們家接出去的分機。奶家喝的水是我們家井里抽出來的。
爺爺奶奶的身體很好,前不久去四叔家,四嬸帶著到醫(yī)院做的檢查,奶奶除了支氣管發(fā)炎,沒有別的病。血壓血糖都正常。身體不好的是我媽,前幾年做過子宮切除的手術之后,身體提前進入衰老期。高血壓,還有些動脈血管硬化的跡象。我和媽說,過幾年來北京吧,和我們一起生活。我?guī)湍惆焉眢w調(diào)養(yǎng)過來。
我媽說,哪兒走得開呀?我還得看著你爺爺奶奶呢,他們離不了我。
我奶和我媽,做了幾十年的婆媳,總的說來,我奶是個好婆婆,我媽也是個好媳婦。她們也有過爭執(zhí),我媽心直口快,我奶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她指出來讓我奶改正。所以嬸子們有什么話會對我媽說,我媽常常給她們解心寬兒。同時,我媽也做出了媳婦樣,不管公婆怎么樣,該給他們的孝敬,一點都不能少。這一點,我像我媽。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