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大戲《麻辣婆媳》本周落下帷幕,這部“婆婆媽媽”的電視劇居然引起了“蝴蝶效應”:未婚青年將其當作“結婚指南”、已婚人士“偷師”婆媳過招“錦囊”、居委會的大媽甚至用《麻辣婆媳》作為處理婆媳糾紛的“活教材”。
麻辣過招:
婆婆堅持準兒媳無論多晚也要回自己家住,兒媳不但私定終身并且偷領結婚證。這一招,算得上加麻加辣。
麻辣指南:現(xiàn)實生活中,領證這種大事還是事先通氣
通氣為好。
婆婆腔
我特別贊同《麻辣婆媳》里婆婆不讓準兒媳在家過夜那段,雖然我不是古板老太太,但年輕人談戀愛,還是別太過分了。現(xiàn)在的小年輕在街上就勾肩搭背,當著人也敢親呀啃的,有時候在家里,那種親密做派實在讓人看了難受。感情好歸感情好,最好是背著人,免得別人看著替他們尷尬。我那個兒子的女朋友,一來家里就鉆到兒子屋里不出來,我這個當媽的,真是進去也不是,說也不是。
(趙姨 49歲 兒子熱戀中)
媳婦調
我婆婆來家小住之前,老公特別緊張地叮囑我:“別把吃不了的剩飯一古腦撥我碗里,看電視的時候別膩在我身上,別動不動就叫我掐頭捶背的……”我聽得頭都大了,怎么不像婆婆來家,倒像太后視察?好在,我婆婆屬于比較明事理的人,從不對我們橫加干涉,我們相處很融洽,就是顯得有點客氣。其實這樣挺好,畢竟不能要求婆媳像母女那樣親密,那也不實際,互相尊重克制最好。
(小米 28歲 婚齡3年)
麻辣過招:
婆婆明知媳婦與閨蜜蹦迪,有意反鎖房門,擺明了給媳婦鬧難堪。而對同樣活潑的女兒,規(guī)矩就不那么嚴了。
麻辣指南:婆婆別搞雙重標準,媳婦也不要一味和小姑子攀比,如果出去玩得太晚,最好和老公打好招呼,然后一起回家。
婆婆腔
現(xiàn)在的婆婆比不上從前了,凡事得看媳婦臉色,一惹人家不高興臉色馬上晴轉陰。還是閨女貼心,罵她兩句打她兩下都不記仇,媳婦能做到這點嗎?你要是哪句話說不對了人家立刻不登門了。
(淑賢 55歲 兒女雙全)
媳婦調
我從不跟小姑子攀比,比也比不過呀!就算婆婆表面上一碗水端平,誰知道背地里怎樣呢?這點我倒是能接受,當媽的肯定是跟閨女親。所以對婆婆,孝敬是肯定的,撒嬌就不必了,搞不好,人家還以為我跟小姑子爭寵呢。
(琳娜 32歲 婚齡8年)
麻辣過招:
婆婆看不上媳婦,兒子跟著遭殃。媳婦受了婆婆的氣,老公就要被拿來出氣。實際上,夾在中間的大男人才是真難,有幾個男人像劇中人那樣,以受夾板氣為樂?
麻辣指南:本著中國敬老的原則,媳婦做出的讓步可以適當多一些。記得在婆婆面前給老公留足面子。平時他可以給你打洗腳水,婆婆來了卻不可以支使他給你倒水喝。
婆婆腔
我兒子哪是娶了媳婦?簡直是娶了個姑奶奶!掙了錢都交到她手里,回家還得做家務伺候她。本來我是眼不見心不煩的,反正又不住在一起,兒子喜歡,我有什么辦法。可是,回婆家來她倒是勤快點呀?她不,連盛飯這樣的事都要支使我兒子去做,真氣死我了!
(鄭姨 52歲 與兒子媳婦分開居住)
媳婦調
我老公是個孝子,結婚后也要跟父母一起住。我明知這樣容易增加摩擦,也只好順著他。反正我們都要工作,一家人除了吃飯很少聚到一塊。所以我總結的經驗就是關上門怎么都好說,但當著人就要給他留面子,哪怕回頭再收拾他,也好過讓婆婆挑理。
(明明 29歲 與公婆同住)
現(xiàn)身說法
影視劇、生活中,婆媳不和的例子比比皆是,仿佛婆媳是天敵。其實,只要有心,哪怕是“演”,也能化干戈為玉帛、化力氣為糨糊的。
“演”出來的好媳婦
記得看過這樣一個理論,夫妻二人要相處得好,一定要記得“在婆婆家給老公面子”。根據我這么多年的經驗,這一條永遠是正確的,甚至做得多過火都沒有壞處。其結果是,我婆婆待我勝過親閨女。
跟老公回婆婆家吃飯,無論老公對我說出多么讓我不滿意的話來,我永遠都不會當面跟老公吵架或者頂嘴。永遠都是一副委曲求全的小媳婦樣子。這樣的次數多了,婆婆現(xiàn)在一直說“你們要是吵架了,一定是×××(我老公)的錯,因為××的好脾氣是肯定不會惹事情的”。其實,媽媽肯定是要疼兒子的,只是出于息事寧人和維護家庭的目的,明理的婆婆當然只能幫媳婦。但若是媳婦欺負了她的兒子,那她的心里可真是實實在在的要記恨于你了。所以,永遠不要給她這個哪怕是挑刺來記恨你的機會。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