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研究人員大力宣傳減肥、瘦身益于健康的同時,美國人的體重卻在不斷地增加,目前肥胖已呈現出流行趨勢,在美國有30%的人超重,另有30%的人肥胖,還有5%的人極度肥胖。大量研究表明,肥胖者更容易患糖尿病、高膽固醇血癥、心臟病、高血壓、中風、骨關節炎、膽結石、癌癥、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等疾病,近來醫生將哮喘也列入了超重者易患疾病的行列。
鑒于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超重和肥胖,與之相伴的糖尿病、高血壓的發病率急劇增加,心臟病和中風一直處于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和第三位,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你很幸運地處于體重正常人的35%之列,那么你對你的體重還需不需要注意和關心了呢?醫生的觀點是,如果體重正常就很好了,但是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建議,就血壓和膽固醇來說,即使在正常范圍,仍然是越低越好。
肥胖的判斷
判斷是否肥胖主要依靠身體脂肪含量而不是體重,因此傳統的身高、體重曲線法不再被使用。身體脂肪可以采用生物電阻抗、核磁共振、潛水試驗等體密度法進行精確測定,但是這些方法復雜、費用也較高,因而無法被推廣應用。你可以測量自己的身高和體重,然后計算出體重指數(BMI),依此來判斷自己是否超重或肥胖。
除了肌肉發達的人和老年人以外,BMI是精確判斷肥胖和預測糖尿病、心臟病等慢性疾病危險性的一個最好指標。BMI的具體計算方法是以體重(公斤,kg)除以身高(米,m)的平方,用公式表示為:BMI=體重(kg)/身高(m)2。
你的體重是多少才算標準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標準。以前美國醫生所遵循的標準是BMI=27.8為正常和超重之間的界限,但是根據肥胖時慢性疾病發生的情況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的標準,新的美國飲食指導提出了更為嚴格的成人肥胖診斷分類標準:BMI低于18.5為低體重,介于18.5和24.9之間為正常,介于25和29.9之間為超重,30或30以上為肥胖。按照這一標準,美國人群的肥胖發生率會更高。
哈佛的研究
為了探討體重與健康的相關關系,研究者將兩項分別涉及51529名男性的健康職業隨訪研究和涉及121701名女性的護士健康研究綜合起來進行了分析,所有的志愿者均提交了他們的飲食、健康習慣、既往病史以及身高和體重的詳細情況。
研究者對這些研究對象進行了為期10年的隨訪,觀察了疾病發生及其與BMI的關系,證實了肥胖對健康的極大危害,肥胖情況下糖尿病發生的幾率增加了20倍,高血壓、心臟病、中風及結石發生的幾率也大大增加,這在男女之間無差異。另外,此項研究也證實了在超重情況下同樣會增加這些疾病的發生幾率,有一點例外就是,中風只發生于男性,而膽結石只發生在女性身上。
在超重和肥胖的情況下,BMI與上述慢性疾病的發生幾率間存在明顯的相關關系,BMI越大,患這些疾病的風險也越大,這與早期在其他工業化國家的研究結果相一致。除此之外,哈佛研究更深入了一步,觀察了BMI在18.5至24.9的范圍內,其數值與這些疾病的關系,結果發現不管男性還是女性,BMI介于22和24.9之間的人與BMI介于18.5和21.9之間的人相比,患上述肥胖相關性疾病的幾率要高。因此,BMI在25以下是健康的,但在22以下更健康。
其他機構的研究
一個人患上慢性疾病已經夠不幸的了,但死亡意味著更加不幸。醫生提到前者就是發病率,而后者則是死亡率。哈佛的研究提示將BMI降至22以下可以降低肥胖相關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其他機構的研究者指出BMI在22以下時不會降低死亡率。來自一項對7735名英國男性的研究發現,理想的BMI是22,高于這一數值時,BMI每增加1,患心臟病的幾率以及死亡率就會增加10%。其他一些對男性的研究也有相同的結果,日本人理想的BMI是22.5,挪威人理想的BMI在20歲時是21.6,在70歲時是24。1999年美國癌癥協會對一百多萬美國人的研究發現,BMI在23.5和24.9范圍內,死亡率最低。
盡管BMI超過22或23時死亡率會增加,但不是很明顯,只有BMI超過25或26時死亡率的增加才會明顯。這可以在設定你的體重標準時給你一點自由。
身體脂肪分布類型
體內脂肪過量是有害的,體脂聚集的部位不同,其危害程度也是不一樣的。判斷你是否有過多的不良脂肪堆積,可以用腰圍臀圍比進行判斷。首先測量腰圍,其方法是:兩腿并攏直立,兩臂自然下垂,放松腹部,將皮尺水平放在髂嵴以上3~4指處,平肚臍水平,也就是腰的最細部位,這樣測出的圍度即為腰圍。此后,測量臀圍,其方法為:兩腿并攏直立,兩臂自然下垂,將皮尺水平放在髖部左右大轉子骨的尖端,圍臀一周所測得的圍度即為臀圍。最后,算出腰圍和臀圍的比值。
如何利用腰圍臀圍比進行健康預測呢?當男性此比值大于1、女性大于0.8時,患心臟病和猝死的幾率就會增加。比如,在男性腰圍臀圍比大于1時的死亡率是0.85以下的2倍;來自美國健康職業研究的報告顯示,腰圍臀圍比在0.98以上的男性發生猝死的風險是0.89以下的2.3倍。
腰圍臀圍比是預測心臟病和猝死的一個強有力指標,但是更簡單的指標是腰圍本身。對于男性來說,腰圍大于40英寸(102厘米)時患心臟病等疾病的風險就會增加,而大于46英寸(115厘米)時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健康職業研究的早期發現腹部肥胖者容易發生陽痿,腰圍42英寸(107厘米)時發生陽痿的幾率是32英寸(81厘米)時的2倍。
腰圍臀圍比協同BMI可以告訴你是否需要減肥瘦身,但要注意不能只減腰圍。減少腹部脂肪的唯一方法就是通過全身減肥去實現,而不是局部手術。
切記減肥是不能通過快速的方法實現的;減肥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毅力和恒心,這對于你身體其他方面的健康都有好處。
減肥計劃與措施
第一,設定你的減肥目標。BMI定在22、腰圍臀圍比定在0.85是比較理想的,但這并不適合于每一個人。開始的時候,目標不要太高,先設定一個你在一年內或幾年內(比如大學畢業時或者25歲時)能達到的體重目標。
第二,應該有耐心并持之以恒。節食是不可取的,因為節食就像蕩秋千,體重下降快但反彈也快。減肥要通過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慢慢進行,循序漸進。一般每周減掉半斤到一斤即可,這看起來好像很少,但經過半年到一年或者更長的時間,就會有很好的效果。在減肥過程中,體重不會平穩的線性下降,常會發生反彈,即使不反彈,有時也會出現不明原因的波動。因此,要鼓勵自己堅持,不要放棄。
第三,要認識到飲食和體育鍛煉對體重控制都很重要,要降體重,首先要減少飲食中熱量的攝入。脂肪產熱最多,每克會產生9千卡熱量,因此應該減少飲食中脂肪含量,將其供能降到日需要量的30%以下,但是要適量增加富含不飽和脂肪的食物,比如橄欖油、魚、堅果類,它們有益于健康,但也要注意不要過量,因為它們也含有很高的熱量。
在減少飲食脂肪攝入的同時,應該多吃全谷類食物、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維生素、膳食纖維且有飽腹感的食物;不要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但應減少單糖和易被快速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增加全谷類和其他低血糖指數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即使減少了膳食脂肪、增加了纖維素的攝入,如果不運動,想控制體重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每天都要堅持運動。一般每天進行30分鐘的散步對健康很有好處,但是如果想減體重,則需要將散步的時間延長到每天45分鐘至1個小時,并且每周進行2至3次的中高強度鍛煉。
第四,記住哪怕一點點的體重下降都有益于你的健康。研究顯示體重下降8~10斤可以使起保護作用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上升2個點;體重下降16~18斤可以使血壓下降12個點。他們的下降幅度盡管不大,但是卻可以大大降低心血管病發生的風險。
現實的目標,真實的回報
最后,值得強調的是減肥目標的不要制定得太高,要切實可行,這樣才能有好的效果。在減肥目標和措施制定好以后,要努力去實施,要有毅力和恒心堅持下去;在減肥的過程中去享受運動、體型美化帶來的快樂,去享受減肥帶來的健康,在快樂中減肥。
亞洲的肥胖診斷標準
美國的肥胖診斷標準并不適合亞洲人,最近WHO與國際肥胖協會根據“亞洲地區代謝性疾病多在BMI較低時發生”等情況,建議亞洲成年人超重和肥胖的界值點應該降低,分別為23和25。目前我國成年人肥胖的診斷標準為:BMI介于18.5和23.9之間為正常,介于24和27.9之間為超重,28或28以上為肥胖。
兒童肥胖
兒童肥胖的診斷通常是遵照WHO推薦的“身高標準體重法”,首先測出孩子的身高和體重,然后從生長曲線上找出對應孩子身高的標準體重,用孩子的實際體重去除標準體重,所得的商如果在120% 以上,即為肥胖。
兒童體重控制
兒童是一個特殊的群體,身心都處于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因此兒童減肥和體重控制不同于成年人。一般來說,對于超重和輕度肥胖的孩子,控制體重使其不繼續增加就意味著成功,因為等孩子身高長上去以后,就不顯得胖了;對于過度肥胖或者有高血壓、高血脂、脂肪肝、胰島素抵抗等并發癥的情況下,則應該采取減輕體重的措施。
首先要改善兒童的膳食結構和習慣,做到均衡營養調配,少吃高脂肪和高糖食物,適當多吃些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以及蔬菜和水果;同時要加強運動;另外讓父母和兒童認識到肥胖的危害,有毅力和信心堅持治療也很關鍵。由于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階段,在減肥時要切記不能用節食饑餓療法、藥物(包括中藥)以及手術抽脂等成人減肥方法,因為這樣會危害兒童的生長發育和健康。
治療肥胖的最好方法還是預防,從嬰兒期甚至胎兒期就該注意預防,從小養成良好的的生活(包括飲食和運動)習慣,加強生長發育監測,定期給孩子測量身高、體重,發現異常,及時糾正。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