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難立:一個全球化的困境
55.3%的人認為,穩(wěn)定的工作是“長大成人”的最重要標準,“有自己產權的房子”( 52.3%)、“婚姻美滿幸福”( 43.8%)、“有穩(wěn)定的收入”( 41.0%)等緊隨其后
“這個年齡對我來說,已經(jīng)沒什么好消息了。”30歲的于潔看著筆者有氣無力地說,“真的,我現(xiàn)在都不敢給家里打電話�!�
今年夏天博士畢業(yè)的于潔,正當“而立”之年。
在她看來,30歲是一個尷尬的時間點——你長大了,但你卻不能肯定自己成人了。
零點研究咨詢公司最新完成的一項調查(采用多階段隨機抽樣方式,對上海、深圳、天津三市的1553名常住居民進行的入戶訪問)顯示,穩(wěn)定、自我實現(xiàn)和成熟,是現(xiàn)在年輕人心目中“長大成人”的主要標準。若以此衡量,于潔和她的同齡人簡直可以被定義為“三十難立”的一代了。
向上的痛
“2005年時還不是這樣的。那時,還有很多大學讓我去試講,但今年根本連試講的機會都不給你。目前我能找到的最好工作,就是去大專院校做一名教師�!奔磳⒆叱龃髮W校門的于潔,現(xiàn)在最大的煩心事就是找工作了。
一年前,于潔有了自己的寶寶,“9斤,護士都嚇壞了”。孩子的出現(xiàn)打亂了她原來的生活軌跡,她不得不延遲一年畢業(yè)。正是在這一年里,許多事情開始變化,機會似乎離她越來越遠。這一年,于潔正好30歲了。
“沒人愿意要一個毫無工作經(jīng)驗已經(jīng)30歲的博士!”
于潔語速很快,她說,現(xiàn)在孩子的戶口又成了新問題,既不能落在學校,也不能落回老家�!半m然還在社會結構之內,但就我個人而言,已經(jīng)屬于弱勢群體了�,F(xiàn)在我每月僅能拿到學校270元的補助。在家里,公公每天都問我什么時候去工作……”
于潔海外留學的朋友卻很羨慕她的生活——30歲,有家庭,有孩子,有房子,這離他們來說還很遙遠。對于朋友們的羨慕,于潔不以為意。
“三十而立,關鍵是要獨立,特別是經(jīng)濟獨立。這至少在工作3年之后才有可能。”
根據(jù)調查,像于潔一樣期待經(jīng)濟獨立的30歲人不在少數(shù)。數(shù)據(jù)顯示,55.3%的人認為,穩(wěn)定的工作是“長大成人”的最重要標準,“有自己產權的房子”(52.3%)、“婚姻美滿幸福”(43.8%)、“有穩(wěn)定的收入”(41.0%)等指標緊隨其后。同時調查還表明,近三成受訪者仍沒有穩(wěn)定的工作和收入。
成年的多重樣本
對于孔子所言的“三十而立”,錢穆先生在《論語新解》中是這樣解釋的:“立,能確有所立,不退不轉,則所志有得有守。”
社會轉型期的斷裂使社會的多重利益分化。時至今日,“立”的定義也有了各種各樣的標準。對于什么是“立”,怎樣才算成年,似乎沒有人可以給出明確的答案。盡管近一半的被訪者認為,“立”的標準首先就是生活穩(wěn)定,但還有近兩成的人認為,成熟的心態(tài)才是成人的標志。
周倫就是這么認為的。30歲對于他來說,意味著人生方向的確立�!胺(wěn)定并不是最重要的,30歲其實是在積累資源。這時你不需要再去證明自己了,淡定一些,對問題的看法成熟一些,從心智方面達到‘立’的標準�!�
周倫的焦慮和壓力更多地來源于他所在的IT行業(yè),“前有狼,后有虎。有焦慮和壓力,這很正常,IT行業(yè)是一個充分競爭的行業(yè),淘汰率高。”年過三十的周倫已經(jīng)有三次跳槽的經(jīng)歷,目前,他又在醞釀著第四次。這一次,他甚至考慮離開IT業(yè),到一家民企任中層管理人員�!艾F(xiàn)在的工作已經(jīng)沒有上升的機會,到了40歲就沒有競爭力了。”他這樣解釋。
“畢業(yè)時對人生的規(guī)劃很清楚,工作后變得模糊了�,F(xiàn)在,到了30歲,應該是第二次清晰的時候了。”周倫稱這幾年來,有掙扎,但沒有痛苦。他自認心態(tài)還不錯,“我現(xiàn)在家庭幸福,孩子健康,雖然是給別人打工但也還OK啦�!敝軅惖恼Z氣很輕松,盡管他也表示,現(xiàn)在的狀態(tài)是在“熬日子”,但他覺得這“并不矛盾”。
與此同時,調查也反映出人們的另一種擔憂——46.8%的人認為自己尚缺乏成熟的人際關系網(wǎng)絡、沒有深諳為人處世之道,同時還有41%的人認為自己的身體并沒有達到成熟健康的最佳狀態(tài)。
談到30歲這個年齡,趙眉又是另一種體悟�!�30歲對我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年。在此之前,可以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一過30歲,就變成‘應該做什么就做什么’了�!�
趙眉在自己30歲的時候辭去了出版公司的工作,成了一名自由職業(yè)者,為下一步創(chuàng)業(yè)做準備。“事業(yè)可以重新開始,在這個領域,沒有年齡的限制,但精神和心靈應該穩(wěn)定下來,至少我已經(jīng)知道了未來的發(fā)展方向和工作思路�!�
與周倫、于潔相比,趙眉這30年走得有些坎坷。她是家鄉(xiāng)第一個考出去的大學生,然而知識并沒有改變命運,她曾因畢業(yè)后找不到工作而去國家級貧困縣支邊3年,“北漂”的時候更是天天跟表妹擠在一張木板床上棲身�!岸蜻\和困境是改變命運的最好契機�!倍司艢q時,趙眉的好運氣終于來了。她取得了北大的碩士學位,并在一年內做到國內一家大型圖書公司編輯部主任的職位。在工作最順利的時候,她卻辭去了工作,決定做自己的圖書公司。
趙眉認為,盡管她的事業(yè)才剛剛開始,但重要的是,她已經(jīng)在精神上為自己尋找到了一個恰當?shù)奈恢谩?/P>
然而零點公司調查所反映出的結果并不都這么樂觀:43.1%的人還沒有過上自己喜歡的生活,40.5%的人還沒有找到讓自己滿意的工作,甚至有38.9%的人還不知道30歲之后自己要過什么樣的生活。
全球普遍三十難立
“三十而立”的標準距今已有兩千余年,這一標準是否還適用于高強競爭與快節(jié)奏的今天,當代人又為何遲遲不立?
按照美國人口普查局與美國社會學協(xié)會定義,30歲之前完成學業(yè)、離家居住、結婚、生小孩、經(jīng)濟獨立者算作“長大成人”。其實,不僅是在中國,“三十難立”已經(jīng)成為全球范圍內一個普遍的社會現(xiàn)象。
時下,流行用“尼特(NEET)族”稱呼那些未受教育、沒工作、不參加就業(yè)輔導,終日無所事事的年輕人。僅從稱呼上就可以看出,這樣的族群遍布全球——在美國、加拿大,他們被稱為“歸巢小孩”(Boomerang Kids),指的是孩子畢業(yè)又回到家庭,繼續(xù)依靠父母的照顧及經(jīng)濟支援;在英國,他們是“口袋小孩”;在德國,他們被叫做“賴巢族”;在意大利他們是“媽媽的小孩”;在日本被稱為“飛特族”;中國內地則習慣把他們叫做“啃老族”。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云曉認為,“三十難立”實際上是一種長期的“依賴”和“剝奪”所造成的�!霸诔砷L過程中,這一代人缺乏擔當責任和磨煉的機會。這和教育中缺乏社會實踐的環(huán)境與機會不無關系。這并不能完全歸咎于這一代人,社會也并沒有支持這種實踐�!�
“另一方面,社會整體的不穩(wěn)定性也直接導致了‘三十難立’現(xiàn)象。大學文憑的貶值延長了學習周期,社會平均初次就業(yè)年齡一再被推遲。為了增加就業(yè)砝碼,很多人不得不選擇繼續(xù)在校深造,以至于不少人剛一走出校園就接連面臨成家立業(yè)的人生關口�!�
“此外,社會轉型期引發(fā)的普遍性彷徨,也一直困擾著這代年輕人的成長。工作后,職場競爭壓力撲面而來,整個社會越來越推崇成功,更加重了這代年輕人的負擔。”
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孫立平教授曾撰文指出,社會的斷裂與高度失衡導致機會與資源的不均衡,縮小了人們的選擇空間。發(fā)展的機會越來越集中,競爭也就越來越大。在這種社會整體結構不穩(wěn)定、社會保障體制不完善的情況下,“而立”的成本無法估量。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