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年輕父母常說“我們天天給孩子補鈣,為什么孩子還缺鈣”呢?當然,影響鈣吸收的還有其他因素,比如體液的酸堿度、腎臟功能不全、肝膽疾病、藥物以及某些食物成分對鈣吸收的影響等,但這些都不是常見的重要因素。
那么,怎樣才能正確有效地給孩子補鈣呢?
一、合理補充維生素D
1981年我國第三屆營養學術會議推薦從嬰兒出生到16歲,每天的維生素D供應量為400國際單位。這個用量是正常兒童每天應有的維持量,也就是說,如果每天能保證給孩子4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就能滿足孩子正常生長發育的需要。但對一些有特殊情況的孩子則應另當別論。比如對早產兒、雙胞胎和生長發育較快的孩子就應增加供應量。因此,一般孩子在快速生長階段可以給服400—800國際單位的維生素D,而早產兒、雙胞胎可以增加到2000國際單位左右。目前市場上出售的魚肝油丸每粒含維生素A1萬國際單位,含維生素D1千國際單位,因此可以推算出一般孩子每天服l粒魚肝油九或隔一天服一粒也行。如果服用濃縮魚肝油。市場上出售的濃縮魚肝油每毫升含維生素A5萬國際單位,含維生素D5千國際單位,每毫升魚肝油=20滴。這樣我們即可推算出每滴魚肝油中含維生素D250國際單位左右,一般孩子每天服2—3滴,有特殊情況的孩子每天服6—8滴即可。
由于市場上出售的魚肝油含維生素A較多,長期服用容易發生維生素A中毒。所以,早產兒、雙胞胎和其他服用量較大的孩子,在服用3—4個月時應逐漸減量。為了防止發生維生素A中毒,在預防佝僂病時醫生多主張使用單純的維生素D。
其實,維生素D是一種可以由人體自己合成的維生素。人體皮膚中的7—去氫膽固醇,經日光中的紫外線照射后可轉變成維生素D5,谷類食物中的麥角固醇被人體吸收后,經紫外線照射后可轉變成維生素D2。據測定,人的皮膚在日光照射下,每平方厘米3小時可合成維生素D18國際單位。為了預防佝僂病,嬰兒只需將手和面部露出來。每天在日光下曬20分鐘就可合成全天所需的維生素D的劑量。當然,早產兒、雙胞胎和患伺樓病的孩子要適當延長曬太陽的時間。
由于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過量的維生素D進入人體后儲存在人體的脂肪組織中。釋放后容易引起中毒。早期的中毒癥狀為食欲不振、便秘、尿頻、夜間多尿、消瘦、低燒等。嚴重者肝、腎、肺、腦等重要臟器可發生鈣沉積,有的可致死亡。因此,維生素D用得得當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用過量也容易危害孩子健康。既然如此,年輕的父母們可以每天抱著孩子曬半個小時的太陽,讓陽光直接照射。這種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既安全可靠,又經濟,何樂而不為呢。
二、鈣制劑怎么用
1988年10月我國營養學會推薦鈣的供應量是從出生到6個月每天400毫克。7個月—2歲每天600毫克,3—9歲每天800毫克(1克=1000毫克)。同樣,這個劑量也是正常孩子每天的維持量。對有缺鈣癥狀的兒童、佝僂病患兒,在使用維生素D期間應適當加大鈣制劑的用量,一般每天可服l—3克。因缺乏維生素D發生抽搐的孩子,也可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氯化鈣等鈣制劑。
補鈣與補充維生素D不同,孩子到1歲半以后。由于在室外活動較多,經常日光照射,可以不必再補充維生素D了,而補鈣是個長期的營養調節問題。比如:孩子在10—18歲發育較快的這段時間,鈣攝入量應在1000—1200毫克左右,孕婦可達1500毫克左右,45—80歲每天應攝入鈣800—1000毫克左右。幼兒時期缺鈣會得佝僂病。青少年時期缺鈣會影響發育,老年人缺鈣會得骨質疏松癥、骨頭變脆,容易折斷。因此,無論哪個年齡的人,都要注意多吃些含鈣較多的食物,含鈣較多的食物有蝦皮、豆臼品、牛奶、芝麻、紅小豆、雞蛋、豆角、小白菜等。用食補加陽光的方法同樣也能到補鈣的目的。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