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母乳喂養嬰兒有許多優越之處,但也有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臨床發現,用母乳喂養可以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1.乳頭破裂
嬰兒吃奶的位置和姿勢不正確是引起乳頭被裂的常見原因,喂奶次數太多,時間太長,長時間地讓嬰兒含著奶頭,也會引起乳頭皸裂,由于乳頭保護不好,經常用肥皂洗刷,乳罩和上衣不常清洗等,所引起的乳頭皸裂也不少見。乳頭破裂時出現哺乳時疼痛,甚至引起乳腺炎。預防皸裂的方法很多,主要是糾正嬰兒吃奶的姿勢,把奶頭放在嬰兒口腔的深處,讓其雙唇、牙齦和硬腭壓在乳暈上,要養成定時喂奶的習慣,喂飽后立即把奶頭取出,不要長時間把奶頭放在嬰兒回內,甚至讓其含著奶頭睡覺;不要經常用肥皂洗乳頭,襯衣經常洗,戴寬松適體的乳罩。
2.溢奶
有大約10%的婦女,當一側乳房喂奶時,另一側乳房便反射性地流出乳汁,這種現象并非異常,無需治療。在喂奶時,可將未用的一側乳頭蓋一塊毛巾或紗布,以免污染衣服,也可以放一個容器將溢出的奶汁收藏起來備用。也有一些婦女在哺乳初期,喂乳的條件反射形成之后,一聽到嬰兒的哭聲,甚至到了喂奶的時間,乳汁便從乳頭中溢出。這種現象純屬條件反射所致,決非異常,無需任何處理,隨著時間的延長,溢乳會逐漸停止。
3.脹奶
有的產婦奶水充足,嬰兒吸奶又有限,這就可能發生脹奶,產婦的乳房就會感到不適。發生脹奶,且乳管通暢,可以自己用雙手握住整個乳房用力擠,這時,產婦的乳房可能會痛,但也得忍耐,一般在10分鐘左右兩則乳房就可完全擠空,這樣產婦就會感到舒服。
有的產婦發生脹奶時,乳管是不通暢的,這時產婦就更感到不適,可出現發燒、腋下淋巴結腫大,這就要請醫生治療,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清熱消炎的藥物治療,以防止乳腺炎的發生。
4.打嗝和吐奶
在嬰兒吃奶時,總會將一些空氣吸進去,因而形成了胃脹氣,致使嬰兒打嗝排氣,以緩解胃內脹氣和不適感。在打嗝時,常常會同時排出一些奶汁,形成吐奶。預防這種現象發生的方法很簡單,每次喂完奶后,把嬰兒豎起,讓嬰兒的頭貼在母親的肩膀上,用手輕輕地拍打嬰兒的背部,不到3分鐘時間,就會聽到一個特殊的打隔聲,嬰兒胃內的氣體便排出了體外。
5.乳腺炎
在哺乳期間,特別是哺乳初期,常常發生乳腺炎。先是乳腺導管堵塞,乳汁排流不暢,細菌侵入后,引起局部感染,出現局部紅腫疼痛,嚴重時則形成膠腫。為避免乳汁淤積,注意保護乳頭,是預防乳腺炎的根本措施。一旦發生了乳腺炎,就應早期治療,例如將淤積的乳汁吸出,清潔乳頭,熱敷、理療、服用抗菌素等,發生乳腺炎時,仍可繼續喂奶。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