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尋根究底
提到寶寶腹瀉很多媽媽都會有同樣的感覺,就是寶寶腹瀉持續的時間比較長,而且如果不及時采取措施,病情還很容易加重,這讓媽媽對寶寶腹瀉總是感覺心慌,該怎么辦呢?
治療寶寶腹瀉應先找到腹瀉的原因,對癥下藥,才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引起寶寶腹瀉的原因很多,其中還有不為媽媽知道的原因呢!
感染性腹瀉
大多數情況下寶寶腹瀉是因為腸道感染引起的,這種感染性腹瀉是媽媽經常遇到的,在這種情況下主要是通過準確護理和喂養,以及講究衛生來調節寶寶的消化系統來預防和治療寶寶腹瀉。
病因:細菌與病毒
引起寶寶腹瀉的最常見原因是腸道內感染,病原有可能是細菌、病毒或霉菌等。還有腸道外感染,如感冒、肺炎,中耳炎等也有部分寶寶合并腹瀉,寶寶喂養和護理不當也可引起腹瀉。
對比冬季與夏季腹瀉
冬季大約在10月~1月之間是寶寶腹瀉的高峰期,相對應的夏季的高峰期在6月~9月。但這兩個高峰期的病因是有很大的區別的,秋冬季寶寶腹瀉的主因是病毒,特別是輪狀病毒(病毒性狀像車輪似的)。而夏季腹瀉的病因以細菌較多,如致病的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痢疾等。病毒性腹瀉要比細菌性腹瀉輕些,病毒性腹瀉的日排便次數在3~10次之間,大便性質為水樣、蛋花樣或稀糊狀,大便不帶膿血,重的有不同程度的發熱、嘔吐和脫水等,大約持續5天~10天左右。細菌性腹瀉通常比病毒性的要重些,痢疾,沙門氏菌,及有些致病的大腸桿菌多有發熱,大便帶膿或血,有的還有里急后重,寶寶總想拉大便,但每次臉脹得通紅而只拉出一點點大便,或只有少許黏液、血便。
預防:母乳喂養
母乳含有寶寶5個月之前成長中必需的所有營養成分,寶寶對母乳超高的吸收能力能夠吸收來自母親的抗體,抵抗病毒和細菌的侵擾,并且母乳溫度適當,寶寶不會因為奶的溫度而鬧肚子。母乳還會提供腸道適當的酸堿環境,最有益于寶寶腸道內正常益菌的生長,抑制致病體的繁殖。這樣就減少了感染性腸炎的機會,同時母乳也不會有過敏或耐受性不良的問題。多重的防護作用護衛著寶寶的健康。
講究衛生
寶寶要多洗手,注意寶寶的玩具、衣物及日常用品的清潔,尤其是寶寶用的奶瓶、餐具應定時消毒。寶寶的食物要清潔衛生,懷疑變質的食物一定不能吃。不要與腹瀉的成人和孩子接觸。
非感染性腹瀉
病因:喂養不當,食物過敏等
寶寶的消化系統正在逐步發育中,現在還非常脆弱,如果不恰當地給予寶寶的大量的食物,就會超過寶寶的消化吸收能力,寶寶當然要腹瀉了,這就需要媽媽在喂食寶寶時,注意寶寶飲食的量,可以少量多次地喂食寶寶。食物過敏也是腹瀉常見的原因,特別是那些過敏體質的寶寶,常見的過敏食物有牛奶,雞蛋,海鮮等。另外,相當部分吃母乳的寶寶(尤其頭3個月)大便次數超過2次,有的一天可達6~7次,這經常是生理性的,一般他們吃的都不少,體重增長也滿意,精神好,發育正常。
預防:飲食調理
合理添加輔食,一樣一樣的加,不要一次增加多樣輔食;添加時,從少到多;合理營養,要均衡飲食,食不過量,不適合寶寶吃的不吃。母奶性腹瀉無需用藥,隨月齡增長,輔食添加,便次會減少,但要注意寶寶小屁股的護理。
準確判斷寶寶腹瀉
根據寶寶排便次數
1~3歲的寶寶正常的排便次數每天大約在1~2次之間,但是并不是固定的,還應根據平時寶寶排便的次數考量寶寶是不是腹瀉,和平時排便的次數沒有大幅度的增加一般不認為是腹瀉。如果有的寶寶平時吃的多些,相應排便的次數也會增加,但是應在3~4次之間,如果增加太多就是不正常的表現了,需要帶寶寶及時就醫治療了。觀察寶寶排便次數的同時還應該查看寶寶排便的性狀。
根據寶寶排便性狀
有腹瀉癥狀的寶寶大便一般都比較稀,含有大量的水分,有蛋花樣湯便,有黏液便,嚴重的還有膿血便,寶寶同時伴有吐奶、腹脹、發熱、煩躁不安、精神不佳等癥狀。
糾正媽媽的判斷誤區
只要排便次數多就是腹瀉
有的媽媽常在這種情況下急著服用止瀉藥,可這個問題并不這么簡單。因為,6個月內的寶寶在生后不久,可能經常會在喂奶后就排出黃綠色稀便。每天少則4~6次,多則達到10余次,便中還有奶塊或少許透明黏液。
這種情況多見于母乳喂養的寶寶,其實它是一種生理性腹瀉。隨著消化功能逐漸發育,多在添加離乳食品后會自然好轉,而并不是患了腸炎或其他疾病。只要寶寶胃口正常,精神愉快,反應良好,睡眠安穩,體重也在增長,大便化驗無異常,就用不著服用止瀉藥,以免影響正常的腸功能。
腹瀉都是由細菌引起的
有的媽媽一見寶寶腹瀉,馬上就給喂抗菌素消炎。其實,腹瀉除了細菌外,也可由病毒或霉菌引起,如寶寶是由輪狀病毒感染引起,服用抗菌素后也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只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導致更為嚴重的腹瀉。所以寶寶服藥后不見效果,就應及時到醫院向醫生請教。
給腹瀉的寶寶吃甜食
寶寶腹瀉時,媽媽往往在稀粥或米湯中加些糖,以為這樣既補充熱能又易消化。然而,這樣只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腹瀉寶寶的護理
及早補充身體丟失的水分
寶寶在腹瀉一開始時,多為輕度脫水。只要在醫生的指導下,完全可在家里進行治療。這樣既及時又方便,還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對寶寶恢復病情很有利。那么,媽媽首先要做的是判斷寶寶是否是輕度脫水。輕度脫水的寶寶有口渴感,口唇稍干,尿比平時要少,顏色發黃,并且表現出煩躁、愛哭。
在最初4小時里,按寶寶的每公斤體重給予20~40毫升液體。此后,隨時口服,能喝多少喝多少。2歲以下的寶寶可每隔1~2分鐘便喂上一小勺,大一點的寶寶則可用小杯子喝。如果寶寶嘔吐,待10分鐘后再慢慢地喂;一旦寶寶出現眼瞼浮腫,表明補液有些過量,應暫時改喝白開水或母乳。
給腹瀉寶寶適宜的食物
傳統的腹瀉治療方法,主張讓腹瀉寶寶禁食一段時間。然而,這樣有礙于身體的營養補充。現在已經不主張要讓腹瀉的寶寶禁食了,但需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則,每日至少進食6次。母乳喂養的寶寶繼續吃母乳,但媽媽的飲食含脂量要低些,否則會使腹瀉加重;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的寶寶,可按平時量喝奶;6個月以上已經添加輔食的寶寶,可進食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粥、爛面條、魚肉末、少量蔬菜泥、新鮮水果汁或香蕉泥,直至腹瀉停止后2周。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