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褥熱
癥狀
婦產科主治醫師蕭啟信、林禹宏醫師表示,產褥熱是生產后的發燒癥狀,通常發生在產后24小時到產后10天,產婦生產24小時后可能有發燒的情形;若產婦發燒到38度以上,可能是產褥熱的情形。婦產科主治醫師瘳倍良表示,產婦在產后1-2天,體溫會較高一點。
原因及解決方法
產褥熱的原因很多,如:泌尿系統感染、乳腺發炎、肺炎、子宮內膜炎、傷口感染、乳腺郁積等,需要進行檢查治療。
A、會陰傷口發炎或是傷口引起子宮內膜層的發炎都會引起發燒的情形。自然生產傷口,通常一星期左右就會愈合,至于自然產傷口處理的方式,建議如下:
a、傷口發炎可以使用藥膏,在會陰部涂抹。
b、若傷口有紅腫就要到醫院檢查。醫生發現有血腫的情形發生,如:有小血管有的情形,可以用冰敷方式治療,若沒有小血管破裂就無礙,情形嚴重的話要開刀引流。
c、若傷口有疼痛的情形,可使用止痛藥、冰敷。但若傷口感染較嚴重,如有紅腫、疼痛及化膿的情形,可以服用口服抗生素,嚴重時必須切開化膿組織引流。
另外,剖腹產傷口最好在10天內不要碰水,傷口盡量保持干燥。
B、泌尿系統感染
林醫師表示,泌尿系統感染也是產褥熱的原因之一,主要原因是外陰部的細菌經過尿道進入泌尿系統,約80%-90%是大腸桿菌引起,水喝得少,憋尿也會容易造成尿道感染,原因是子宮壓迫到輸尿管,免疫系統下降,容易造成尿頻、憋尿等障礙。
產婦難產、產程很久,或采取半身麻醉時,膀胱沒有感覺,也會產生排尿困難;產婦生產后立即發生尿失禁的情形較少見通常是懷孕晚期,或生產胎次愈多的產婦,才易有尿失禁的情形。若有排尿困難,建議可以裝置導尿管約2-3天即可。
產后1-2天會出現暫時性的排尿障礙,如解不出小便或是排尿不干凈。生產時胎兒經過產道,壓迫到膀胱,使得膀胱神經傳導較弱,常會造成排尿障礙,通常發生在生產速度太快或太慢。
為避免排尿障礙導致產褥熱,建議多喝開水,讓體溫下降,并且讓小便稀釋,未必要馬上使用抗生素。若仍無法排尿,也建議裝置導尿管,約2-3天即可。至于尿失禁的情形,產后較少見,但若發生,可進行產后運動改善。
一天要喝2000CC的水,以解決泌尿系統感染,不用擔心會因此有小腹腫脹的情形,只要腎臟功能正常,都可以排掉。若水喝得少,容易發生膀胱發炎的情形。至于有的人建議產后不喝水只喝加酒的食物,瘳醫生仍建議多喝水。此外,生產有時會產生應力性尿失禁,主要是因為生產的力量和胎兒的力量,便得尿道的韌帶松弛,導致尿失禁。廖醫師建議,可以進行凱格爾運動,或是進行電療,但是,很少需要采用開刀的方式。
林醫師表示造成產褥熱的原因,多半是因為子宮內膜發炎所引起;若是因為子宮內膜炎所引起,通常是生產進破水太久或經常內診而造成感染,通�?梢允褂冕槃┛股亟鉀Q。此外,因為脹奶所發生的發燒,很少會燒到38度,通常一兩天就會退燒,但乳房某一部分發生紅、腫、痛,可能是乳腺發炎,則必須治療,可以使用抗生素,嚴重時采取手術引流。
廖醫生表示,產褥熱發生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發炎感染,如陰道有細菌由下往上感染,或是在醫院經由醫護人員所感染的細菌(少見),若有子宮發炎的情形,可能會有惡露變成深紅色且有惡臭的情形,需要進行治療,若嚴重需要住院。產后抵抗力差以及沒有充分休息及足夠的營養,都會造成傷口及子宮發炎,而造成產褥熱,建議應該充分休息。
痔瘡
癥狀
蕭醫師表示,產婦待產的時候,通常會灌腸,并且過了一天的禁食,所以生產后發生排便的情形較少,住院期間(自然產三天)約只排便1-2次,但是,懷孕后期較會產生痔瘡的問題,尤其是生產的時候,會陰部的傷口有時會裂到肛門,導致肛門的靜脈曲張,使得生產時造成脫肛產生疼痛。
林醫師也認為,生產時因為先灌腸,所以較少排便,因為先灌腸可以避免產臺污染,能較好生產,但是在懷孕期間較容易發生便秘的情形,因為孕期子宮變大會壓迫到血管腸子等,使得便秘的情形更嚴重,進而形成痔瘡;而生產時也會形成痔瘡,因為用力過久,甚至會造成脫肛的情形。如產后3-4天不排便,應屬正�,F象。
原因
孕產婦在懷孕生產期間容易在直腸肛門發生靜脈曲張,產生壓迫血管造成血液回流不良,而形成痔瘡
解決方法
瘳醫師表示若發生痔瘡,沒有嚴重的情形,通常會自然痊愈。解決方式如下:
a、初期可以多喝水,或多吃些纖維質的食物。
b、也可用藥物治療,如擦藥或塞藥,使用軟便劑,可以讓產婦排便,傷口較不嚴重,瘳醫師表示較不建議使用瀉藥;也可以坐浴促進血液循環改變便秘情形。
c、若是情形嚴重,如有瘺管的現象,則建議要開刀治療。
林醫師則表示若生產完后仍有痔瘡的情形,最好用坐浴的方式改善,如泡溫水、多吃蔬菜水果等纖維質的食物或使用痔瘡塞劑,以避免便秘,通常會使癥狀改善。
蕭醫師建議,通常會采用泡盆的方式,方法是溫水加上消毒水,建議泡三天的時間,可以早晚各泡一次,每次約泡10-15分鐘,若是產后兩個月后,仍有痔瘡的情形,則建議看醫生。
惡露
癥狀
瘳醫師表示惡露會慢慢排干凈,顏色會愈來愈淡,由紅色變成深紅色到淡黃色,惡露通常兩個星期左右顏色會變淡,但有時會拖到一個月。
林醫師表示,通常2-3天顏色較鮮紅且量多,到三到四天后惡露顏色會變淡、量逐漸減少,到第十天左右逐漸排盡,但是有些人會拖到好幾個星期,若量多要看醫生。
產后1-2天惡露的量不會比月經多。此外,惡露的量也會顯現子宮恢復的情形,所以建議可以觀察惡露的量及顏色(鮮紅色——漿液性——白色),來了解子宮恢復的情形;通常產后六個星期左右,子宮會完全恢復,而在生產后幾天,子宮會恢復到肚臍的高度,通常約每天都下降一指幅。
解決方式
a、多按摩子宮,以解決惡露的問題,可以用環形的方式來按摩子宮,增加子宮收縮。
b、建議采用衛生護理,林醫師提醒,經過二到三小時即應換棉墊;使用棉墊更換,約一小時更換一片。
c、但若是惡露排出的量比較多,可能是子宮的收縮不良,可使用藥物。
d、若是前三天有嚴重的情形,最好配合藥物治療,并且按摩子宮,若還是產后大量出血,則建議必要時動手術。
e、其他:此外,有時產后大出血的情形,可能是因為服用大量生化湯的緣故。產婦多半會喝生化湯,但可能會造成子宮收縮不好的情形,因為一般而言,惡露的量應該愈來愈少,但根據臨床經驗,有的一天喝一帖,結果產后12天造成大量出血。若血淤積在子宮內,會造成感染的情形。所以,如果惡露的顏色由紅色變成深紅色,表示子宮收縮情況不佳,最好不要喝生化湯及中藥,因為產婦生產時已經使用子宮收縮的藥物。
有些人不把中藥當成藥,所以建議產婦生產后,最好出院才喝生化湯,并且表示不風得每個人都要喝生化湯,若喝生化湯最好問過中醫,不要隨便到藥房購買,以免會發生出血過多或是惡露過鑫的情形。若有這樣的后遺癥,通常停掉喝生化湯之后就解決了。
月經不規則
廖醫師表示生產后,約有半年的時間月經的周期會不規則,但是若是還不想懷孕,不要只依靠安全期的算法,還要注意避孕方式,一般而言,通常三個月左右月經就會來(除非是哺喂母乳,因為哺喂母乳的月經排卵會比較慢),否則找醫師論斷。
產后憂郁癥
產后憂郁在產后4-10天較常見,通常會出現失眠、不安、情緒不穩定、焦躁不安等情形或是不關心身邊的事物。
原因
蕭醫師表示,產后憂郁癥是產褥期的精神障礙,多半是因為第一次懷孕生產及不安的感覺所引起,多半是暫時性的輕度憂郁,但嚴重者可能會需要到醫院住院。產婦發生產后憂郁癥的原因,可能是因為生產完后全家的注意力轉移到寶寶的身上,或是缺乏照顧寶寶的經驗,而手忙腳亂。產后憂郁癥是心理因素造成,因為寶寶出生后,跟母親產生分離感,所以產生孤獨的情形。
解決方法
可采用藥物治療或由婦產科轉介到其它門診,但是周邊人的關心,如家人先生的支持或是分攤育兒的工作,更勝過藥物的治療。
恥骨聯合分離
癥狀
在骨盆腔前側,下腹部前方,有兩片恥骨,而且疆界有兩個軟骨使之聯合在一起,可由x光片觀察得知,當恥骨分離時,膀胱的局部地方會疼痛。
原因
主要是生產時因為胎兒經過骨盆腔時,骨盆會產生松弛的情形,有時會產生過度分享的情形,因而可能會造成局部軟骨疼痛。
若是沒有生產前,恥骨曾經分離,生產后就會比較明顯,而恥骨聯合分享是骨頭和骨頭的連接外因生產而拉開了,大部分的孕婦都會發生恥骨聯合分離情形,因為懷孕的時候骨盆腔放松,所以關節、骨頭就會分開,在懷孕后期就會發生。
解決方法
通常會慢慢恢復,因此未必要矯正,若嚴重,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治療。
藥物治療:鎮痛劑
物理治療:熱敷
疼痛治療:可采取口服或打針
只要進行產后運動即可。一般在產后一到兩個星期就會復原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