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形美容中,雙眼皮手術可以說是目前最常見的美容外科手術之一,它看似簡單,但要達到使所有受術者都滿意卻并非容易。它不僅要求施術者有精湛的外科技術、良好的審美觀點、豐富的設計經驗,同時還要求對受術者的顏面解剖及心理有準確把握。
然而,由于現在很多醫生在整形美容風靡的時候,運用不正確的設計往往使重瞼弧度和形態不佳。下面就幾種最常見的失敗雙眼皮修復措施介紹如下:
一、失敗雙眼皮修復有幾種類型?
對雙眼皮手術的不滿意常表現為眼部重瞼線不明顯、部分及完全消失;雙眼皮過寬或過窄;弧度中斷,雙側不對稱;雙眼皮過厚;瘢痕增生:眼瞼上抬困難,眼瞼閉合不良等。
二、失敗雙眼皮修復時機如何把握?
除了眼瞼嚴重閉合不良的病例外,其余患者均應在手術后半年至一年、瘢痕軟化后才可考慮施行矯正手術。若在瘢痕軟化前手術,因為組織較脆弱,容易產生撕裂,導致瘢痕形成,從而影響手術效果。
三、最常見的失敗雙眼皮修復如何矯正?
失敗雙眼皮修復的情況有很多,只要及時找出原因,并積極予以矯正,便可以得到很好的解決。
重瞼線不明顯表現為重瞼線部分或完全消失,多見于埋線法及縫線壓墊法術后,目前市場上所謂的高分子雙眼皮及壓膜法等實際上就是埋線法的一種。出現該情況的原因主要是手術方法選擇不正確;對眼皮厚而顯臃腫者用埋線法未能使其瞼板和皮膚在重瞼處發生永久粘連,用切開法時瞼板前眶隔脂肪及眼輪匝肌去除不徹底,皮膚與瞼板未能粘連等,都會出現重瞼線不明顯的情況。
失敗雙眼皮修復補救措施:重瞼線完全消失者,應重新選擇手術方案對眼皮薄、內眼角無贅皮或贅皮較輕者,可選擇埋線法;對眼皮厚(肉泡眼)及內眼角贅皮多者應改為切開法;對重瞼線部分消失者,可在局部重新施行手術,新形成的重瞼應和殘存的重瞼線保持弧度的一致和自然。
重瞼過窄指雙眼皮絕對寬度小于5毫米,出現隱雙,或相對于受術者臉形而言,雙眼皮寬度過窄,不協調,這與設計及縫合不當有關,可能是由于術前設計(包括事先受術者的要求)過窄,或是縫合位置過低。
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方法:沿原切口切開,充分剝離重瞼線以下皮膚,去除瞼板前的眼輪匝肌及瞼板前組織,利用上瞼皮膚的伸展性,將切口上提縫合以達到增加重瞼的寬度(可增加寬度1-3毫米)。此種方法還可使年輕患者的睫毛上翹.增加美感。另外,由于重瞼線下皮下組織被去薄,手術后雙眼皮還會更加逼真自然。
重瞼過寬表現為重瞼寬度大于8毫米,或相對于臉形(小而圓者)而言其寬度過寬,常見于歐式眼的追求者。不但重瞼寬度過寬,且重瞼線上及眶骨下的上瞼皮下組織及眶隔脂肪由于去除太多而出現凸陷,術后外形不佳。
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方法:對只是一般重瞼線相對過寬,而非歐式眼受術者相對較好修整,只需將切口重新設計在6至8毫米范圍,并將原切口一同去除即可,其效果良好。對于歐式眼受術者,其修整難度較大,在設計方面除將切口降低外,還必須用真皮脂肪瓣、游離脂肪顆粒或者人工生物材料填充上瞼凹陷。手術依據情況可行一期或分兩期進行。
上瞼皮膚多層皺折俗稱三眼皮,為重瞼術后出現兩條重瞼線(比重瞼多一至兩個皺折),甚至整個出現三眼皮或者部分{內側或外側)出現。原因為未按弧度設計重瞼線,重瞼線與瞼緣之間的皮膚剝離不均勻,內眼角去除皮膚過多,切口線以上皮下組織去除過多,形成皮膚與瞼板多處粘連。另外,錯位縫合及未按弧度縫合也可導致三眼皮的發生。
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方法:輕度早期三眼皮,在自然消腫后即可消失;也可用手經常牽拉切口上緣皮膚2至3個月,使其松弛下垂,遮蓋多余重瞼線。重者應按原切口切開,剝離及松解皺折,將切口下緣的皮膚向上超過原瞼板與皮膚粘連處進行縫合。
三角眼表現為重瞼線中斷,連續性差,中間部分位置過高。或者重瞼線內側過高,睜眼時內側不能與瞼緣一同提起。
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方法:重新設計重瞼線,加寬重瞼線中段及外側的寬度,沿原重瞼線切開,將切口上緣中段及外側的上瞼皮膚去除一部分,使內外側的寬度協調一致。
兩眼不對稱及弧度不理想設計時左右不對稱,或是由于手術操作不仔細而導致。
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方法:重新按照其中理想的一側重新設計切開不佳一側的重瞼。
瞼下垂表現為睜眼費力及伴有沉重感,多由于手術創傷過大、損傷提上瞼肌,導致血腫、出血、感染造成組織粘連而致。瘢痕體質者也可引起。
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方法:原因不同矯正方法也不同,提上瞼肌損傷者,應行該肌肉縮短手術;因瘢痕而收縮者,需行瘢痕軟化及松解粘連。無任何眼部表現的眼部沉重感者,可行心理治療。
皮下結節多見于埋線法術后,用手觸摸皮膚有結節感。為埋線過淺或被排斥。
矯正方法:線頭過淺者直接拆除,過深者用手術方法切開取出線結。
四失敗雙眼皮修復矯正效果的預計
大部分患者經過失敗雙眼皮修復術,能夠得到良好的效果,有些甚至超過同等眼部條件的受術者。個別由于原形條件太差,效果不是很理想,但經過手術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從而心理壓力會減輕。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