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眼平視前方時,上瞼緣的正常位置,應在角膜上緣與瞳孔之間,低于此水平者叫上瞼下垂。上瞼下垂有先天性的和后天性的。可發生于單眼或雙眼。根據提上瞼肌功能的減弱或消失,又可分為完全性與不完全性的。上瞼下垂還可合并有其它眼部異常,如內眥贅皮、小瞼裂、斜視等。因為上瞼下垂的情況復雜,所以矯治上瞼下垂的手術,必須根據不同情況來選擇適當的手術。
目前常見的手術有三種:
1、上瞼懸吊術;
2、上瞼提肌切除和徙前術;
3、額肌瓣轉移懸吊術。手術一般在5歲以后進行為宜。外傷性上瞼下垂,傷后一年,等組織松軟,部分功能已經恢復時再考慮手術。若合并有內眥贅皮等畸形情況,應先iuo矯正,然后再做上瞼下垂矯正手術。
一、 術前檢查
1、下垂程度:測量兩眼平視前方時,上瞼緣遮蓋角膜上緣毫米數。正常角膜直徑11mm。上瞼緣的正常位置是在角膜上緣下方約2mm。即遮蓋角膜上緣2mm,在瞳孔上緣上方2mm。測量眼球在平視,向上看與向下看各個不同位置的瞼裂寬度;正常平均值約8、92mm。
2、額肌肌力測定:患者先向下看,然后睜眼向上看,眉上緣移動距離即為額肌活動幅度;正常額肌動度約為10-15mm。
3、測量上瞼提肌力量:用拇指壓住雙眉弓處,阻斷額肌作用,令患者向下看,此時將米尺"0"刻度放在瞼緣水平,然后讓患者向上看,測得上瞼緣向上提多少毫米。
正常眼 完全性上瞼下垂 不完全性上瞼下垂
上看 15mm 0或≤5mm 上瞼緣提高5-7mm以上
下看 0mm 0mm 0mm
適用手術 額肌瓣轉移懸吊術 上瞼提肌縮短或徙前術一般切除10-15mm也可行額肌瓣轉移懸吊術
4、眼肌平衡:①提起上瞼,令眼球向各個方向轉動自如,無斜視。②上直肌無力或功能差提起上瞼有不能忍受的復視、眼外肌麻痹者,不能手術。
5、上瞼下垂分類方法:
先天性上瞼下垂
(1)、 單純性上瞼下垂。
(2)、 上瞼下垂合并上直肌功能消失或減弱。
(3)、 上瞼下垂合并瞼部畸形如內眥贅皮,小瞼裂,眼瞼缺損,狹窄,小眼球斜視或斜位。
(4)、 上瞼下垂合并下頜瞬目聯帶運動現象。
后天性上瞼下垂
(1)、 外傷性上瞼下垂
(2)、 神經原性:動眼神
(3)、 肌原性
(4)、 機械性
(5)、 老年性
(6)、 假性:上瞼失去支撐力
重癥肌無力或交感神經性下垂者應注意鑒別,視不同的具體情況選擇手術方案。重癥肌無力者的上瞼無力,在晨起時正常,此后即漸乏力而下垂,午后睡后又較好轉。檢查時患眼可突然睜大,迅即乏力下垂,稍事休息后,眼又大些。如稍加注意,即使不用新司的明注射度、試驗,亦可辨別。另外,還有Horner氏綜合癥的交感神經性下垂,用可卡因滴眼后可好轉。
交感神經性麻痹常見頸部手術,外傷、甲狀腺腫Horner氏綜合癥。主要表現上瞼輕度下垂,下瞼板肌同時受累;下瞼位顯略高而形成小瞼裂;眶內平滑肌麻痹---眼球后陷;瞳孔擴大麻痹----瞳孔縮小。本癥可做米勒氏肌縮短術矯正,術前可做新福林試驗。方法是讓患者取平臥位,滴1%新福林于患眼上穹隆;15-20分鐘后坐起,患眼上瞼均能抬高到正常高度。
下頜-瞬目綜合癥較少見,當進食或其它口部活動時,眼瞼隨之霎動,下垂的上瞼亦忽高忽低。如行手術,則瞬目現象有可能加重。Marcus-Gunn現象多為單側性先天性上瞼下垂,當咀嚼、張嘴或將下頜朝向下垂眼對側方向移動時,下垂眼的上瞼可以突然上提,甚至超過對側的程度。它可能是由于三叉神經與動眼神經之間存在某些聯系所致。手術需切斷部分上瞼提肌,不能盲目手術。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