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以為愛情就是一切。因為有愛情,白娘子可以愛上許仙,小倩可以愛上寧采臣。傳說中的愛是與錢沒有關系的。所以,愛情那么美麗,也只是存在于傳說里。 當愛情陷落在只屬于兩個人的角落,現實中的人啊,就又要面對現實的折磨。除了精神上的還有物質上的。 可以一次一次得說愛,可是,拿什么來證明愛情?愛情到底是什么?是分離時候的相互牽掛?還是我們愿意選擇這樣茍且偷生地活著?還是等待著現實的最終判決。 物質和愛情?有關系嗎?欲望城市里的男女每個人都站在一場洪流中,等待來自欲望的捉弄。在高唱著男女平等的今天,今天仍然是商品的世界。婚姻的結合仍然無法避免經濟利益的枷鎖。沒有錢,什么也免談。也無從談起。連離婚也需要錢! 還真象歌中唱的,要問我愛你有多深,月亮代表我的心,月亮是什么?月亮高高地掛在天空上,只在夜晚出來冷冷看人間情起情冷。 我也曾問他,你有多愛我?他說,要多愛有多愛? 可是愛情無法量化,愛情也是需要含金量的。貧窮不是光榮,窘迫只會讓人難堪。雖然我們覺得至少我們還有愛情。好象我們還沒有因為錢而爭吵,也許那是因為沒有讓我們用來爭吵的錢吧。 當愛情面對著“貧窮夫妻百事哀”的境地,我真的不能想象,在物質化的城市里,在世俗的眼界里,我們,我們兩個曾經鄙視物質化,菲薄利益化愛情的相愛的人也會為了現實的壓力常常雞毛蒜皮的吵架。直到浪漫越來越艱澀,感情一點點地枯萎。 雖然物質不能夠代替愛情,可是,沒有了錢,我們的愛情還能持續多久? 兩個人能夠在恰當的時候相識,相知,相愛那是多么幸運的事啊。愛情和面包并不是對立的。面包不需要別人的施舍,愛情更需要心靈的碰撞。我怪自己年輕時候的輕狂。幸福好象只有在童話里才會有。 能夠最終走在一起的愛情,其實都隱含著世俗里的“般配”。經濟學上叫“等價”原則。才子佳人,美女大款,不過是一個“配”字而已。互相需要,條件相當。 有人說,在這個時代,吃一條魚比談一場戀愛風來得專注,也更有價值。起碼我們會從頭到尾地吃完整條的魚。在欲望的現實中,很多事情都那么地不可信。精神的空虛讓人覺得物質更可靠。畢竟物質是可以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不談物質的愛情明明就是虛偽的假清高。最終的愛情最終目的將指向物質。 在愛情里有物質嗎?愛情需要物質。當你的愛情足夠濃,就可以把所有的物質掩蓋,當沒有了愛情的時候,一絲利益得失也會看得清清楚楚。 我們說感情的時候喜歡用一個“守候”。她守候著你,你守候著我。可是,誰也不是平白就能守得住的。站在愛情和物質的天平上,向左傾,就要承受甜蜜后的辛酸,向右傾,就得忍受繁華后的孤寂。每個人的愛情都不會一生只有一次。每一次的愛情就是一場人生與幸福的賭注。 開局的時候我們什么也不想,要結束的時候卻計算著彼此的輸贏。虧了還是賺了,到底還是用物質來衡量,最初的愛情呢?這時候哪里還有愛情? 可是我還是要說,無論愛情的種類有多少種,我內心深處最渴望的依然是你的真誠。這是你所能給予的愛情里最后的證明。可是,我又拿什么來證明你的真誠?你又用什么來證明你的真誠/。我所能做的只是仍然在這里苦苦的等。 會有結果嗎?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