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生活飲用水標準從1956年到1985年30年間經過四次修訂,檢測項目由15項增加到35項,并且一直沿用至今。由于飲用水的污染日趨嚴重,20年前的標準已嚴重滯后。2001年我國衛生部參照世界衛生組織(WHO)標準制定了《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將檢測項目增加到96項;國家建設部在《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基礎上,于2005年又頒布了《城市供水水質標準》,將檢測項目增加到101項。新的行業標準將原國家標準GB5749-85中的有機物檢測項目由2項增加到27項。然而,目前水處理廠采用的GB5749-85標準仍然有效,后制定的兩項行業標準雖然提高了許多,但因其對水廠不具備權威性,并且眾多項目水廠無條件檢測和控制,所以水廠無法實施。
飲用水的有害物質,大多來自工業和農業污染。此外,還有一部分由于現階段水處理工藝所致,如“余氯”問題。市政自來水廠為了保證水質衛生,通常采用氯化消毒處理,使水中氯保持一定的濃度,以便水網末梢終端用戶水龍頭放出水微生物細菌控制在規定范圍內。但是上述工藝導致了另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殘氯過量。
《中國預防醫學科學院檢測報告》指出,在未經深度凈化處理的飲用水中,已確定的致癌物質有20種,可疑致癌物質23種,促癌物質18種,引起心血管、膽、腎疾病的有害物質56種。
世界衛生組織(WHO牘指出,人類80%的疾病與水有關。復旦大學水質分析專家指出:水中的有害物質一旦進入人體,最高排出期為15年,也就是說,在這個階段,它不斷對人身體造成危害,并且有積累和疊加作用,往往是突發病和慢性病的罪魁禍首。因此家里添置優質的水處理裝置已是刻不容緩。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