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這個時候,正是各色水果紛紛上市之時,在琳瑯滿目、新鮮水嫩的各種水果中,不乏一些長相古怪、凹凸不平的畸形水果。人們挑選水果時當然是選外皮光滑新鮮的,那些外表看起來丑陋的水果,最終會被挑剩下來。
金融危機來臨,英國一家超市推出了一系列打折的“丑陋水果”,他們認為,“我們沒有發現任何本質原因,可以證明消費者不吃二流水果的”。
在中國民間,有種說法認為,歪瓜裂棗更好吃;而另一種說法恰恰相反,說是這些畸形水果就是得了植物癌癥,吃不得。到底哪種說法正確呢?這些說法是否真有科學道理?
什么原因讓這些水果長得丑陋
記者找到南京農業大學園藝學院博士生導師汪良駒教授,詢問這些歪瓜裂棗究竟是如何長成的?
汪良駒說,導致植物的果實長相畸形的因素有很多,包括輻射。有科學家做過實驗,將一些作物種子(如辣椒等)被帶上人造衛星后,經太空射線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實,不僅果實增大,而且色澤鮮艷。但具體是什么原因導致果實變異,還需進一步了解。
但除了輻射,還有水分虧缺、低溫、高溫、強光等物理逆境,鹽堿、環境污染、病、蟲、雜草等各種因素會導致果實形狀變化,在專業上,這些因素都叫做逆境脅迫,是指對植物施加了有害影響的環境因子,使得果實不能在正常環境下生長。既然都是有害因素,那么是否意味著這樣的水果吃了對人體有害呢?
汪良駒說,不一定。比如輻射,目前沒有證據證明它們會危害人體健康,相反,有些經過射線照射的食品對人們生活是有好處的。例如,經γ-射線照射過的板栗,可以貯藏更長時間;經太空射線照射,所培育出的果實,不僅果實增大,色澤鮮艷,而且營養豐富,對人體還是有益的。
因此,民間所說的歪瓜裂棗好吃的說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有一定的道理,此外,民間還有一種叫“蟲桃爛李,好吃無比”的說法。
歪瓜裂棗為何更好吃
為什么歪瓜裂棗這些果實反而會更好吃,難道植物也會“逆境出英才”嗎?
汪良駒解釋說,在適當的逆境脅迫下生長的果實,更容易趨于成熟,因為逆境脅迫往往會刺激果實中的乙烯更快釋放,而乙烯是刺激果實成熟的一種物質,F在常用的果實催熟劑,主要成分就是這種物質。
乙烯可以促進果實中積累的淀粉轉化成雙糖(如蔗糖)或單糖(如葡萄糖、果糖等),同時還能降低果實酸度。一些特別的果實,比如柿子、香蕉、獼猴桃等,采收下后并不能立即食用,而需要放置一段時間才行。剛摘下的柿子,吃起來會澀嘴,是因為里面含有可溶性單寧的緣故,而乙烯的釋放可以促進可溶性單寧轉化為不可溶性單寧,就會降低果實的澀嘴感。同樣的道理,香蕉和獼猴桃采后放置過程中,乙烯也會誘導果實中可溶性糖類物質含量上升、酸度下降、芳香物質合成,特有的風味才體現出來。
對于那些病蟲“咬過”的“蟲桃爛李”或物理逆境導致的“歪瓜裂棗”,在成熟前受到逆境脅迫影響,果實內乙烯加速合成,可以促進可溶性糖類物質含量上升,促進果實更早成熟。因而,相對于那些尚未成熟的果實而言,它們已經成熟了,果實應有的風味已經開始體現出來。所以,從這種角度來看,民間說法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不過,自從上世紀九十年代中葉以來,我國果品生產面積和產量就開始占據世界第一,而且現在依然遙遙領先。人們已經不愁吃不上水果,原先那些似乎“好吃無比”的“蟲桃爛李”,現在看來只能是等外品,根本不宜擺上餐桌,更進不了大市場。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