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引起的出血。主要表現為嘔血。(包括嘔吐咖啡色液體)黑便或休克及休克前期癥狀。
一般而言,幽門上出血易致嘔血,幽門以下出血易致黑便。但如出血量少,出血速度也慢,血液在胃內時也未引起惡心、嘔吐,則全部就以黑便方式排出。反之,如出血量大,在幽門以下的血液反流到胃內引起惡心、嘔吐亦可產生嘔血?傊泻诒阏呖蔁o嘔血,但有嘔血者均有黑便。
嘔血的性質,主要取決于血液在嘔出前是否經過胃液(胃酸)的作用。如出血量多且血流在胃內停留時間短,則呈暗紅色血塊,甚至為鮮紅色血液,如食管脈曲張破裂。反之,以胃酸充分作用形成亞鐵血紅素,使嘔吐的血液呈咖啡色或暗褐色。上消化道內的血液、通過腸道時,經硫化物的作用,形成黑色硫化鐵故排出時呈黑便,很像柏油,故稱“柏油樣便”。
在上消化道出血中消化性潰瘍居于首位,其次為肝硬化所致的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再次為各種嚴重疾病引起的所謂應激性潰瘍造成的上消化道急性出血。一般認為,小量、持續性的多為胃癌引起的出血。至于其它原因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在此不再一一提及。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嘔血管前常有惡心、胃部不適、情緒不安等表現,出血時常有恐懼焦慮等情緒反應,頭暈、心悸、煩燥、暈厥等。血壓下降,脈搏細速膚色蒼白,尿量減少,四肢濕冷等情況發生。
一般上消化道短時間內出血達250~300ml,即可引起嘔血,出血在10~100ml時可產生黑便。出血的嚴重性一方面取決于出血量的多少有關;另一方面與出血的速度更為重要。如短時間內大量出血,未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就可能因發生失血性休克而導致死亡。
●《現場急救》
1、臥床休息,嘔血時采取半臥位,頭偏向一側。保持病人情緒穩定,避免不良刺激(不良語言、強光、噪音等),注意保暖。
2、密切觀察嘔血、黑便的量及性狀、次數、伴隨癥狀、體溫、呼吸、脈搏、血壓、意識狀態等并做記錄。
3、必要時給氧及適當的鎮靜藥物治療。用水袋放在胃部,起止血作用;有條件者可口服三七粉,云南白藥,白芨等藥物。
4、飲食:在休克狀態或胃脹滿,惡心,甚至還在嘔吐時,應絕對禁食。目前,有人認為對非大量出血的病人,如消化性潰瘍出血,而無嘔血者應早進食,其理由是飲食可中和胃酸,可保持水與電解質平衡,保持營養,而且進食可促進腸蠕動,胃內積血與其它胃內容物向下通行,因而減少惡心嘔吐,即使有嘔血者,一旦嘔血停止12~24h就可進流食,并逐步過度到半流。(可能這樣還有保護胃粘膜或避免胃粘膜直接磨擦的作用)。若為食管表靜脈張破裂出血,一般在出血停止后2~3天,最好給低蛋白流質飲食為宜。
5、雙氣囊三腔管壓迫止血,適用于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
6、當病人嘔血或便血量較大時,出現面色蒼白、出冷汗、脈搏細弱、肢冷、意識障礙等休克癥狀時,應盡快將病人送至附近醫院搶救,并需要注意途中病人的保暖。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