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量素質是人體運動的最基本素質,力量素質的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其它素質的發展。力量素質可分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耐力力量三種。在跆拳道訓練中,三種力量在訓練中互相促進、互相影響,而快速力量是主要的練習內容,進行力量訓練,能夠使支配肌肉的神經中樞的機能得到改善,提高神經過程的強度,增強神經沖動的傳遞,從而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發展力量素質的練習有克服外部阻力和克服自身重量的練習,這兩種練習的方式又都包括動力性練習和靜力性練習。跆拳道運動中的大部分動作均要求快速反應、爆發式完成,還要求高度的機動性和靈活性,更多的應是采用動力性練習方式。
一、力量練習的種類
(一)以發展下肢力量為主的練習
跆拳道主要是采用腿法進攻,因此下肢的力量訓練尤為重要。一般在訓練中主要采用一下的練習手段來發展下肢各肌肉群的力量或伸展性:
1.單腳或雙腳向各個方向連喊湊找歡ǖ墓媛桑綈辭昂笞笥疑舷碌姆較蚋魈淮撾換睪希?~7個回合為一組,盡全力跳6~8組;另外還有收腹跳、后踢腿跳等。
2.仰臥左右分并腿:坐凳子上或臺子上,兩腿伸直,兩腿向兩側最大程度的分開再并攏,分并分一組次,30次為一組,組間間歇1~2分鐘,練習5~7組。
3.跳繩:規定次數或時間,如一組要求連續跳400~600次,練習6~8組;或是連續跳3~5分鐘為一組,練習6~8組。
4.負重或連續跳或跳障礙物:雙腿負重如綁沙袋或身穿沙衣或肩扛杠鈴或手持重物進行連續跳或跳臺階等障礙物,規定時間或次數,練習6~8組。
5.負重杠鈴深蹲或半蹲:要求:杠鈴負在肩上,腰背挺直。抬頭收腹,膝蓋方向朝前,平穩屈膝下蹲,向上扛起時要求快速站起。采用中等重量、組數4~6組、次數4~6次、以最快速度進行的練習方法。半蹲則要求屈膝下蹲至大腿近水平時,隨即伸腿起立。
6.負重連續提踵:杠鈴負在肩上,腰背挺直,抬頭收腹,膝蓋方向朝前,提踵練習或前腳掌墊高提踵。采用最大重量的70%~90%、組數為4~6組、次數為6~8次、以最快速度進行練習。
7.腿部負沙袋或橡皮條進行技術練習:腿部綁沙袋進行橫踢、后踢、劈腿等技術練習,然后去掉沙袋,用以提高動作速度。
8.腿部負重各個方向的直腿擺動:腿部綁沙袋或綁拉力帶(或橡皮條),直腿前擺、直腿后擺、俯臥直腿后擺、直腿側擺、側臥直腿上擺、直腿側下壓。
9.負重蹬板凳或蹬臺階:肩負杠鈴或重物,兩腳輪流踏上板凳或臺階。負重為最大重量的40~60%,次數為8~10次,練習5~7組。
10.各種方式的蹲跳:負重或不負重作縱條、立定跳遠、跳高。空中交叉跳。各個方向的分腿條、跳山羊、單足跳等。
11.負重提腿:將重物放在大腿上,做快速提腿的動作。次數8~10次,練習5~7組。
12.腿屈伸:坐在凳上或臺上,腳上勾住壺鈴或掛上重物或在從后綁橡皮條,做腿屈伸動作。
13.屈小腿:身體直立,小腿幫上沙袋,做屈小腿的動作,也可以讓運動員俯臥在長凳上,作綁上橡皮條或雙人對抗的屈小腿練習,次數為8~10次,練習5~7組。
(二)以發展軀干各肌群為主的練習
采取以下練習手段主要用來發展髖腰肌、腹直肌、腹外斜肌等,練習時可以使用輔助器械如長板凳、斜板、山羊、墊子、單杠、杠鈴(片)、壺鈴、啞鈴、沙袋、沙衣等。根據個人的身體條件和具體情況安排的組數一般為5~7組,而次數各有不同:
1.負重或不負重的仰臥起坐(兩頭起),次數為30次左右。
2.固定腿的仰臥起身。次數為30次左右。
3.站立負重左右轉體或體前屈次數為20次左右。
4.俯臥挺身,次數為20次左右。
5.立臥撐跳,次數為30次左右。
6.負重仰臥舉腿,次數為30次左右。
7.負重或不負重的體側屈、體回環,次數為20次左右。
8.倒掛收腹。
(三)以發展上肢力量為主的練習
1.持重物前后左右擺臂,次數為30次左右,組數為4~6組。
2.俯臥撐,次數為30次左右,組數4~6組。
4.頸后臂屈伸,用杠鈴(片)、壺鈴、啞鈴等,次數為15次左右,組數為4~6組。
5.爬繩或爬干。
6.拉橡皮筋。
豐胸 保濕 美白 防曬 抗皺 控油 除痘 祛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