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芭蕾的基本技術有完整的、規范化的科學體系,它從1661年法國皇家舞蹈學院成立時開始建立基礎。當時,學院的13位院士(舞蹈教師和編導)在P*博尚的主持下,廣泛搜集民間舞蹈和宮廷舞蹈,把它們按照宮廷舞會和舞臺演出的需要加以整理、規范,規定了古典舞蹈的5個基本位置,作為一切古典舞蹈動作的基礎。并且在這個基礎上規定了古典舞蹈常用的基本步法、基本舞姿和基本動作,統一用法文術語命名從而奠定了古典芭蕾基本技術體系的基礎,至今仍在沿用。此后,經過幾代芭蕾演員、教師和編導不斷地充實和發展,古典芭蕾基本技術更加豐富。19世紀20年代起,腳尖舞技巧越來越廣泛地被采用,雙人舞的脫舉技巧也開始發展,古典芭蕾技術難度和表現力大大提高。意大利舞蹈家C·布拉西斯系統地整理歸納了古典芭蕾技術發展的成果,于1820年在米蘭出版了《舞蹈藝術理論與實踐概論》一書。這本書成為意大利舞派的經典,被公認為古典芭蕾理論和技術教學法最早的著作。他的學生E·切凱迪出色地實踐并發展了他的觀點,使古典芭蕾技術體系更加完善。前蘇聯舞蹈教育家A·Я·瓦加諾娃吸取了法蘭西舞派和意大利舞派的優點和特長,結合俄羅斯民族的開闊、舒展、有力、樸實等特點,總結了當代舞蹈家的成就,寫了《古典舞蹈基礎》一書,于1934年出版,成為俄羅斯—蘇聯舞派訓練方法的代表作。同時也對世界各地的芭蕾教學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