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發熱是最常見的癥狀。目前認為,在非甾體解熱鎮痛藥中,只要合理使用,撲熱息痛最為安全,但必須在安全劑量(每次1克)之內,如超過安全劑量同樣可引起不良反應,甚至非常嚴重。近年發現,如每次服用5克,引起肝功能障礙者就比較多見;如每次服10克,即可引起嚴重肝功能損傷,導致致死性肝功能衰竭。
撲熱息痛服用后,在肝臟依賴于肝細胞藥物代謝酶——細胞色素P-4502E1代謝。代謝后生成一種有毒的代謝產物——N-乙酰醌亞胺(NAPQI),對肝細胞具有毒性,可引起肝細胞壞死。但在安全劑量內,NAPQI可被肝臟存在的谷胱甘肽所分解而無毒化。但是,撲熱息痛攝入過多,使NAPQI大量生成,谷甘肽被耗竭,剩余的NAPQI即可引起肝損傷。大劑量撲熱息痛存在危險,但服藥同時飲酒,即使服藥量不多,酒誘導細胞色素P-4502E1,從而加快NAPQI生成,短時間達到中毒劑量,也能引起中毒,對此必須高度警惕。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很多抗感冒藥中也含有撲熱息痛,因此,服感冒藥也應按正常劑量服用,不得任意加大劑量,同時服抗感冒藥時切忌飲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