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動態變化之中,機體的各組織器官尚未成熟,功能也不完善,與成人相比,更容易發生用藥的不良反應,因此,用藥時要注意下列各點:
(1)要正確計算小兒用藥量,絕不能“差不多”、“大概齊”,藥量不準,不是難以奏效,就是容易引起藥物過量而產生不良反應。嬰幼兒用藥更要考慮其生理特點,慎重用藥。
(2)不能貪圖方便、省錢,把成人的藥給小兒服用。因為有些藥物對兒童是禁用的,如處方藥中的喹諾酮類藥物,小兒禁用,非處方藥中的鹽酸雷尼替丁,16歲以下部推薦使用。
(3)不要太依賴藥物。很多家長過分依賴退燒藥,小兒熱度不退,解熱藥頻頻服用,這種做法是不妥的,其實在體溫不超過38℃時,只要多喂開水即可。再高時可采取物理降溫,如枕冷水袋,酒精擦浴等。在降溫的同時去醫院查找發熱的原因。
(4)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是處方藥。必須經醫師診斷后對癥選用。不明病情,未經診斷,胡亂應用抗生素類藥物,不僅不能起治療作用,反而可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應警惕。
(5)不宜濫用維生素。很多父母誤認為維生素類是營養劑而不是藥物。其實無論任何一種營養劑,過量服用也會對兒童身體造成不良影響,尤其是脂溶性維生素(如:維生素A、D、E、及K等),服用量會蓄積體內,引致慢性中毒,服量過大,還會引致急性中毒。
(6)使用外用藥也應小心。尤其是對新生兒,他們的皮膚、黏膜面積相對比成人大,皮膚角化層尚未發育完善,故此無論外用、滴眼及滴鼻的藥物吸收量都較多,過量使用可能引起中毒。例如皮質激素類軟膏,不適于小兒,以免透過皮膚被吸收,故非處方藥目錄中僅收載了作用溫和的氫化可的松,用以治療嬰兒濕疹等皮膚病。還要牢記的是藥物(包括外用藥、內服藥,特別是糖衣片)應放在兒童不能拿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