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一位83歲的日本老者,總結他的健身之道說:人的生命就像火爐。把火爐放在風口上吹,當然滅得快。可是,你把它搬到屋里來,護著,讓火燃得小一點、慢一點,生命當然就能延長。
這種說法乍一聽是有道理的。但是怎么才能把自己身體火爐里的火燃得慢一點?不運動?少吃飯?少代謝?都不對勁。理論上好講,實踐上難行。
既然“火爐理論”易懂不易行,還有沒有別的理論讓老年人易懂易行呢?
讓我們試試中醫的“陰”、“陽”理論吧!
著名中醫專家朱丹溪有句名言:人體“陽常有余陰常不足”。
對陰、陽理論,老年朋友覺得費解,其實不難,一般思路是:陰與水在、與靜在;陽與火在,與動在。人體表面上能看到的生命活力、動態,屬陽。但是真正支撐生命活力的內在因素,離不開陰。具體到五臟,每個臟器都有陰、陽屬性。人們都聽說過:陰虛才陽亢,水衰才火熾,講的就是陰和陽的關系。
中醫所說的陽,大都是眼睛看得到的。它當然與養生長壽關系密切。看得見的固然重要,但看得見的是由看不見的支撐著。看不見的比看得見的更重要。
長壽老人里很多都是心怡氣靜,而有病老人則氣躁神疲。你只看到情緒的表面,但究竟什么在支配他(她)們的情緒?你卻看不到。中醫講:五臟要和,神怡!五臟是看不到的。如果五臟中陽亢,這個老人肯定火大;如果陰陽平,這個老人體格就健康。
其實,隨著年齡的增長,人體“陰”的部分比“陽”的部分要走得快。因此,護“陰”是老人養生延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