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常見癥狀
1.肥胖 可見形體肥胖、稱量體重明顯超過正常標準。
2.黃色瘤 患者皮膚、肌腱、眼臉等部位可出現扁平或結節(jié)狀黃色瘤和黃色斑。
常用中成藥
本病可分痰濁、濕熱、陰虛、陽虛、血癌等5型辨治。
1.痰濁阻絡型 癥見形肥體重,胞悶脘痞,眩暈肢麻,舌苔白膩且厚,脈濡滑有力。治宜:化痰通絡。宜選用:天麻丸、白金降脂丸、冠心蘇合丸等。
2.濕熱蘊郁型 癥見形肥面垢,脘痞嘔惡,心煩夢多,大便欠暢,小便黃赤,皮膚及眼險有黃色斑塊,舌紅苔黃膩,脈濡滑數有力。治宜:清化濕熱。可選:龍膽瀉肝片、當歸龍薈丸、防風通圣丸等。
3.肝腎陰虛型 癥見頭暈耳鳴,口燥咽干,腰膝酸軟,五心煩熱,舌紅少苔,脈細數。治宜:養(yǎng)血育陰,滋補肝腎。可選用:札記菊地黃丸、麥味地黃丸、二至丸等。
4.脾腎陽虛型 癥見面色白(右加光)白,神疲乏力,四肢清冷,腰膝發(fā)涼,便溏溲清,納呆腹脹,舌淡苔潤,脈沉細無力。
治宜:溫運脾腎。
可選:桂附理中丸、脾腎雙補丸,金匱腎氣丸等。
5.瘀血阻絡型 癥見胸悶氣憋,心前區(qū)或胸背刺痛,舌質暗有瘀斑,脈沉澀。
治宜:活血化瘀。
可選:復方丹參片、冠心蘇合丸、大黃庶(下加蟲)蟲丸等內服。
常用西藥
1.煙酸片:口服每次100毫克,每日3次。
2.潘特生:口服每次0.2克,每日3次。
3.彈性酶:口服每次300單位,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