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病: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常見癥狀
1.震顫 震顫以上肢遠端為明顯,靜止時出現,作隨意運動時減輕或停止,情緒激動時可加重,睡眠時可完全停止。
2.強直 四肢、軀干、頸部和面部和肌肉均可出現強直、表現為頭部前傾、軀干俯屈,上臂內收,肘關節屈曲,腕關節伸直,手指內收,拇指對掌,指間關節伸直,髖及膝關節均略為彎曲。
3.運動徐緩 上肢不能作精細動作,以致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如穿衣、脫鞋、洗臉、刷牙都有困難。
4.面具臉 面部無表情,不眨眼,雙目凝視等。
5.其他 可有頑固性便秘,大量出汗,皮脂溢出增多等。
常用中成藥
本病可分肝郁、氣虛、血虛、精虧4型辨治。
1.肝郁型 肢體震顫強直,情緒激動時加重,平素心煩急躁夢多,脈弦,舌紅。
治宜:疏肝解郁。
可選:丹桅追遙丸、龍膽瀉肝丸、舒肝丸等。
2.氣虛型 肢體顫抖,多汗多涎,氣短懶言,舌淡苔潤,脈虛軟無力。
治宜:益氣補中。
可選用:補中益氣丸、十全大補丸、六君子丸等。
3.血虛型 肢體強直拘急,時時顫動,心暈心悸,面色無華,大便干結,脈細,舌紅少苔。
治宜:養血育陰。
可選用:二至丸、四物丸、四物益母丸等。
4.精虧型 年老體弱,病已延久,肢體顫動強直,神疲癡呆,脈沉弱,舌胖大或萎。
治宜:填精補腎。
可選用:左歸丸、右歸丸、蓯蓉補腎丸、河車大補丸等。
常用西藥
1.安坦:口服每次2—4毫克,每日3次。
2.苯甲托品:口服每次1—3毫克,每日1—2次。
3.東莨菪堿:口服每次0.2一0.4毫克,每日3次。
4.心得安:口服每次10一20毫克,每日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