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男科 | ![]() |
泌尿外科 | ![]() |
婦科 產科 | ![]() |
不孕不育 | ![]() |
兒科 | ![]() |
骨科 | ![]() |
肛腸 | ![]() |
耳鼻喉 | ![]() |
眼科 | ![]() |
口腔 | ![]() |
皮膚病 | ![]() |
性病 | ![]() |
肝病 | ![]() |
心血管 | ![]() |
常見疾。 感冒 肺結核 前列腺炎 頸椎病 便秘 痔瘡 乙肝 脂肪肝 高血壓 冠心病 中風 糖尿病 痛風 老年癡呆 癲癇 陰道炎 乳腺增生 無痛人流 牛皮癬 白癜風 淋病 腫瘤 |
常見癥狀
1.急性期
包括急性腎盂腎炎及慢性腎盂腎炎急性發作。起病急,常有怕冷、寒戰、發熱。體溫可迅速升高達39-40℃,并伴有頭痛、乏力、腰酸、腰痛等感染癥狀。上行感染者在發熱前先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有的患者還可出現膿尿或血尿。
2.慢性期
多數由急性期未經徹底治療轉變而來,一般病程超過半年者為慢性。但也有不少無明顯急性起病階段而患慢性腎盂腎炎的病例。本期臨床表現多樣,常見不規律低熱、疲倦、乏力、腰酸、腰痛,而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癥狀多不明顯,有的患者可長期無自覺癥狀,只有尿液檢查才可發現異常。晚期患者可出現頭暈、頭痛、嗜睡、浮腫、厭食、嘔吐、貧血等慢性腎功能衰竭和尿毒癥表現。
常用中成藥
根據本病臨床表現,多屬中醫淋證、腰痛、內傷發熱等范疇。可分以下4型辨證施治。
1.濕熱蘊結
癥見惡寒發熱,腹脹腰痛,尿頻,尿急,尿痛,小便混濁,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清熱利濕通淋?煞喊苏ⅰ⑶辶軇、萆分清丸、分清五淋丸等。
2.肝膽郁熱型
癥見往來寒熱,心煩喜嘔,不思飲食,口苦便秘,腰酸腰痛,尿頻而熱,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清利肝膽,通調水道。可服:小柴胡、龍膽瀉肝丸,合銀翹解毒丸或五苓丸。
3.陰虛濕熱型
癥見頭暈耳鳴,腰膝酸軟,咽干唇燥,手足心熱,尿頻澀痛,欲出不盡,或偏低熱,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治宜:滋陰清熱利濕?煞喝钔、滋陰甘露丸、知柏地黃丸等。
4.脾腎兩虛型
癥見神疲乏力,腰膝酸軟,大便溏薄,小便頻數,淋瀝不盡,或面浮肢腫,日久不愈,舌淡苔白,脈沉細無力。治宜:健脾補腎利濕?煞簼I氣丸、參苓白術丸等。
常用西藥
1.呋喃旦啶:0.1克,每日3-4次口服。
2.復方新諾明:2片,每日2次口服。
3.先鋒霉素IV:O.25-0.5克,每日4次口服。
可根據尿培養藥敏試驗結果、有針對性地選擇藥物,療程一般為2周,間隔5天再進行下一療程,直至尿常規檢查3次正常,尿培養轉陰,有時總療程需1-4個月。長期治療要注意藥物副作用和病菌耐藥性,多主張聯合用藥和輪換用藥,常供選擇的抗菌藥物還有四環素、土霉素、吡哌酸、萘定酸、羥氨芐青霉素等。體溫高,全身癥狀明顯者.可用慶大霉素、氨芐青霉素等肌注或靜脈滴注。凡出現腎功能損害的患者,要及時前往醫院就診,并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